浅埋深弱粘结薄基岩采面覆岩层移动规律及支架阻力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6页 |
·国外对浅埋煤层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 第11-12页 |
·国内对浅埋煤层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 第12-15页 |
·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 | 第16-17页 |
·砌体梁结构的“S-R”稳定理论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2 浅埋深弱粘结性薄基岩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 第20-36页 |
·基于围岩活动特征界定浅埋深工作面 | 第20-21页 |
·浅埋深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基于围岩活动特征浅埋煤层的界定指标 | 第21页 |
·浅埋深条件下松散载荷层活动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浅埋深条件下关键层判断与覆岩破坏机理 | 第24-33页 |
·关键层位置判别 | 第24-27页 |
·组合关键层初次来压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组合关键岩块稳定性分析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6页 |
3 浅埋深薄基岩工作面矿压规律分析 | 第36-58页 |
·昌汉沟煤矿3-1 上201 工作面概况 | 第36-37页 |
·观测方法 | 第37页 |
·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 | 第37-54页 |
·老顶初次来压 | 第37-41页 |
·老顶的周期来压 | 第41-46页 |
·支架初撑力分析 | 第46-48页 |
·支架阻力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煤体超前应力监测 | 第51页 |
·超前支护阻力监测 | 第51-52页 |
·推进速度与来压步距的关系 | 第52-54页 |
·地表下沉观测 | 第54-56页 |
·测点布置 | 第54页 |
·地表下沉观测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4 浅埋深工作面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研究 | 第58-68页 |
·支架—围岩关系研究 | 第58-61页 |
·组合关键层施加的“给定变形”载荷 | 第58-60页 |
·直接顶的“给定载荷” | 第60页 |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 第60-61页 |
·支架结构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支架类型的选取 | 第61-62页 |
·支架立柱结构与支架工作阻力的关系 | 第62-63页 |
·掩护式液压支架阻力与立柱阻力之间的关系 | 第63-64页 |
·昌汉沟煤矿支架适应性分析 | 第64-66页 |
·传统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 第65页 |
·上覆岩层确定支架工作阻力 | 第65页 |
·按支架结构进行工作阻力验算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5 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68-82页 |
·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的背景 | 第68-70页 |
·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和目的 | 第68页 |
·模型设计的原则 | 第68-69页 |
·UDEC 软件简介 | 第69页 |
·UDEC 软件应用领域 | 第69-70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70-73页 |
·矿井概况 | 第70页 |
·几何模型设计 | 第70-71页 |
·煤岩体物理参数的选取 | 第71-72页 |
·节理参数的选取 | 第72-7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3-79页 |
·上覆岩层结构破坏规律分析 | 第73-76页 |
·煤岩层的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 第76-78页 |
·组合关键层滑落失稳下沉移动规律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2页 |
6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