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综述 | 第8-17页 |
·sCD40L 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产生与来源 | 第8-10页 |
·CD40-CD40L 系统简介 | 第8-9页 |
·sCD40L 的生物学特点 | 第9页 |
·sCD40L 的产生与来源 | 第9-10页 |
·sCD40L 与AS、ACS | 第10-11页 |
·sCD40L 与AS | 第10页 |
·sCD40L 与ACS | 第10-11页 |
·sCD40L 在AS、ACS 中的作用机制 | 第11-14页 |
·sCD40L 的促炎作用 | 第11页 |
·sCD40L 与血管内皮功能 | 第11-12页 |
·sCD40L 与血管平滑肌细胞 | 第12页 |
·sCD40L 与新生血管生成 | 第12页 |
·sCD40L 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第12-13页 |
·sCD40L 与血栓形成 | 第13-14页 |
·sCD40L 与冠心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sCD40L 与抗血小板药物 | 第14页 |
·sCD40L 与他汀类药物 | 第14-15页 |
·sCD40L 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第1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5-17页 |
第2章 前言 | 第17-19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入选标准 | 第19页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病例资料获取 | 第19-20页 |
·随访期限与观察终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20页 |
·sCD40L 的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2-25页 |
·UAP 组、SAP 组和对照组临床基础情况的比较 | 第22页 |
·UAP 组、SAP 组和对照组血浆sCD40L 水平的比较 | 第22-23页 |
·血浆sCD40L 水平与UAP 患者近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 第23-24页 |
·sCD40L 与GRACE 危险评分的关系 | 第24-25页 |
·GRACE 危险评分各危险分组近期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第24页 |
·UAP 患者各危险分组血浆sCD40L 水平的比较 | 第24-2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5-31页 |
·sCD40L 与UAP 的发病机制 | 第25-27页 |
·sCD40L 与易损斑块 | 第25-26页 |
·sCD40L 与血栓形成 | 第26页 |
·sCD40L 与UAP | 第26-27页 |
·sCD40L 与UAP 的近期预后 | 第27-28页 |
·sCD40L 与UAP 的危险分层 | 第28-31页 |
·UAP 的危险分层 | 第28-29页 |
·sCD40L 与GRACE 危险评分 | 第29-3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附录 A 图表 | 第39-40页 |
附录 B GRACE 危险评分标准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