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谦抑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刑罚的谦抑性概述 | 第10-17页 |
(一) 刑罚的谦抑性的含义 | 第10-13页 |
(二) 刑罚的谦抑性与正当性和必须性之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1. 刑罚的谦抑性与正当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2. 刑罚的谦抑性与必须性之间的关系 | 第14页 |
(三) 刑罚的谦抑性的历史沿革 | 第14-17页 |
二、刑罚的谦抑性的根据 | 第17-31页 |
(一) 刑罚的谦抑性的法理依据 | 第17-25页 |
1. 刑罚功能的有限性 | 第17-21页 |
2. 刑罚本身的成本及其副作用 | 第21-25页 |
(二) 刑罚的谦抑性的社会根据 | 第25-31页 |
1. 政治因素 | 第25-27页 |
2. 经济因素 | 第27-29页 |
3. 文化因素 | 第29-31页 |
三、刑罚的谦抑性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41页 |
(一) 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1. 在宏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2. 在中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 在微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二) 在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1. 量刑阶段的问题 | 第36-38页 |
2. 不重视非刑罚的措施 | 第38页 |
3. 在刑罚适用上,重视监禁刑而轻视非监禁刑 | 第38-40页 |
(三) 刑罚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1. 缓刑适用太少 | 第40页 |
2. 假释适用率低 | 第40-41页 |
四、刑罚的谦抑性指导下的刑罚完善 | 第41-48页 |
(一) 转变重刑思维,树立科学的刑罚观 | 第41-42页 |
(二) 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 | 第42-44页 |
(三) 对经济犯罪废除死刑 | 第44-46页 |
(四) 构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