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16-18页 |
2.3.1 样品采集 | 第16-17页 |
2.3.2 测定方法 | 第17页 |
2.3.3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0页 |
3.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8-25页 |
3.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18-19页 |
3.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第19-21页 |
3.1.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21-25页 |
3.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25-28页 |
3.2.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28-31页 |
3.3.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烟株发育的影响 | 第31-37页 |
3.4.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株氮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株磷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株钾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第37-40页 |
3.5.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38页 |
3.5.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0-44页 |
4.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40页 |
4.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第40页 |
4.1.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41页 |
4.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植烟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烟株发育的影响 | 第42页 |
4.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5 全文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