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ZL101铝合金高固相率半固态尺度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微塑性成形技术简介第13-19页
        1.1.1 微塑性成形技术简介第14-15页
        1.1.2 微塑性成形工艺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 半固态成形简介第19-22页
        1.2.1 半固态成形特点第19-20页
        1.2.2 半固体成形工艺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半固态微成形研究现状第22-24页
        1.3.1 半固态微成形尺度效应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27页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装置第27-35页
    2.1 研究对象第27-29页
    2.2 二次重熔实验方案的确定第29页
    2.3 半固态镦粗实验方案第29-30页
    2.4 实验装置设计第30-34页
        2.4.1 模具功能设计第31页
        2.4.2 模具材料的选择第31页
        2.4.3 模具结构的设计第31-34页
    2.5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半固态金属二次重熔组织演变第35-43页
    3.1 ZL101 合金高固相率二次重熔结果第35-38页
    3.2 中等固相率组织演变过程第38-40页
    3.3 二次重熔结果分析第40-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半固态金属镦粗实验第43-58页
    4.1镦粗实验第43页
    4.2 加热温度对流变应力曲线的影响第43-51页
        4.2.1 室温下的流变应力曲线第43-47页
        4.2.2 高温固态流变应力曲线第47-49页
        4.2.3 半固态温度流变应力曲线第49-51页
    4.3 ZL101 半固态微成形尺度效应研究与分析第51-57页
        4.3.1 流动应力增大的尺寸效应第51-55页
        4.3.2 屈服后流变应力分析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ZL101 半固态微成形本构关系模型第58-67页
    5.1 变形机制第59-61页
    5.2 ZL101 合金半固态成形本构模型第61-64页
        5.2.1 固相率第62页
        5.2.2 半固态金属流动系数第62-63页
        5.2.3 粘度方程第63-64页
        5.2.4 流动应力模型第64页
    5.3 本构模型拟合第64-66页
    5.4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聚木糖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生长育肥猪眼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