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微塑性成形技术简介 | 第13-19页 |
1.1.1 微塑性成形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1.1.2 微塑性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 半固态成形简介 | 第19-22页 |
1.2.1 半固态成形特点 | 第19-20页 |
1.2.2 半固体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半固态微成形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1 半固态微成形尺度效应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装置 | 第27-3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7-29页 |
2.2 二次重熔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29页 |
2.3 半固态镦粗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2.4 实验装置设计 | 第30-34页 |
2.4.1 模具功能设计 | 第31页 |
2.4.2 模具材料的选择 | 第31页 |
2.4.3 模具结构的设计 | 第31-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半固态金属二次重熔组织演变 | 第35-43页 |
3.1 ZL101 合金高固相率二次重熔结果 | 第35-38页 |
3.2 中等固相率组织演变过程 | 第38-40页 |
3.3 二次重熔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半固态金属镦粗实验 | 第43-58页 |
4.1镦粗实验 | 第43页 |
4.2 加热温度对流变应力曲线的影响 | 第43-51页 |
4.2.1 室温下的流变应力曲线 | 第43-47页 |
4.2.2 高温固态流变应力曲线 | 第47-49页 |
4.2.3 半固态温度流变应力曲线 | 第49-51页 |
4.3 ZL101 半固态微成形尺度效应研究与分析 | 第51-57页 |
4.3.1 流动应力增大的尺寸效应 | 第51-55页 |
4.3.2 屈服后流变应力分析 | 第55-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ZL101 半固态微成形本构关系模型 | 第58-67页 |
5.1 变形机制 | 第59-61页 |
5.2 ZL101 合金半固态成形本构模型 | 第61-64页 |
5.2.1 固相率 | 第62页 |
5.2.2 半固态金属流动系数 | 第62-63页 |
5.2.3 粘度方程 | 第63-64页 |
5.2.4 流动应力模型 | 第64页 |
5.3 本构模型拟合 | 第64-66页 |
5.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