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TEMPO体系改性壳寡糖的高吸湿保湿机理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24页 |
1.1 甲壳素概况 | 第9-11页 |
1.1.1 甲壳素的存在状态及提取 | 第9-10页 |
1.1.2 甲壳素的分子结构 | 第10-11页 |
1.1.3 甲壳素的应用 | 第11页 |
1.2 壳聚糖概况 | 第11-15页 |
1.2.1 壳聚糖的分子结构 | 第12-13页 |
1.2.2 壳聚糖分子的反应活性 | 第13-14页 |
1.2.3 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壳寡糖概况 | 第15-16页 |
1.3.1 壳寡糖的制备 | 第15-16页 |
1.3.2 壳寡糖的生理活性及应用 | 第16页 |
1.4 漆酶/TEMPO体系 | 第16-19页 |
1.4.1 漆酶的介绍 | 第17页 |
1.4.2 漆酶催化氧化机理 | 第17页 |
1.4.3 TEMPO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4 漆酶/TEMPO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氢键的形成与检测 | 第19-22页 |
1.5.1 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 | 第20页 |
1.5.2 核磁共振(NMR)技术 | 第20-22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7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2页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漆酶活性检测 | 第26页 |
2.4 壳寡糖的氧化过程 | 第26页 |
2.5 红外光谱(FTIR)检测 | 第26页 |
2.5.1 温控-红外采集 | 第26页 |
2.5.2 溶胀-红外采集 | 第26页 |
2.6 羧基含量检测 | 第26-27页 |
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 | 第27页 |
2.8 差示扫描量热(DSC)检测 | 第27页 |
2.9 低场核磁共振波谱(LF-NMR)检测 | 第27页 |
2.10 核磁共振(~(13)C NMR)检测 | 第27页 |
2.11 吸湿保湿性能检测 | 第27-28页 |
2.12 抗氧化性能检测 | 第28页 |
2.13 热稳定性(TGA)检测 | 第28页 |
2.14 皮肤水分(MMV)测试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9页 |
3.1 羧基化壳寡糖的表征 | 第29-36页 |
3.1.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3.1.2 ~(13)C NMR分析 | 第30-31页 |
3.1.3 羧基含量计算 | 第31-32页 |
3.1.4 吸湿保湿能力分析 | 第32-34页 |
3.1.5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4-35页 |
3.1.6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5-36页 |
3.2 羧基化壳寡糖的吸湿保湿机理 | 第36-45页 |
3.2.1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 第36-39页 |
3.2.2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39-40页 |
3.2.3 变温-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2.4 溶胀-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3.2.5 不同溶剂的~(13)C NMR分析 | 第42-44页 |
3.2.6 吸湿保湿机理推测 | 第44-45页 |
3.3 应用及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3.3.1 保湿能力分析 | 第45-46页 |
3.3.2 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3.3.3 皮肤水分含量分析 | 第47-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5 展望 | 第50-5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8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