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考虑虚拟电厂的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及政策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20-3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0-22页
        1.1.1 选题背景第20-21页
        1.1.2 选题意义第21-2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32页
        1.2.1 虚拟电厂研究现状第22-27页
        1.2.2 虚拟电厂接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第27-30页
        1.2.3 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研究与模拟分析第30-3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第32-34页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37页
第2章 虚拟电厂理论与运作机制第37-53页
    2.1 虚拟电厂的基础理论第37-41页
        2.1.1 虚拟电厂的概念第37-38页
        2.1.2 虚拟电厂的构成与分类第38-40页
        2.1.3 虚拟电厂的特征第40-41页
    2.2 虚拟电厂发展的国际经验第41-47页
        2.2.1 德国虚拟电厂的发展经验第41-43页
        2.2.2 欧盟虚拟电厂项目运营经验第43-45页
        2.2.3 美国虚拟电厂的发展经验第45-47页
        2.2.4 国际经验对我国虚拟电厂发展的启示第47页
    2.3 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第47-52页
        2.3.1 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参与市场交易的商业模式第48-49页
        2.3.2 基于电力共享池的虚拟电厂售电模式第49-50页
        2.3.3 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第50-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与仿真第53-75页
    3.1 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的分类第53-55页
        3.1.1 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第53页
        3.1.2 激励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第53-54页
        3.1.3 两类需求响应虚拟电厂之间的联系第54-55页
    3.2 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的市场运行机制第55-58页
        3.2.1 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的市场运行策略第55-56页
        3.2.2 市场角度下峰谷分时电价对VPP运营者的影响第56-58页
    3.3 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的定价模型第58-63页
        3.3.1 基于K均值的峰谷时段划分第58-60页
        3.3.2 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响应机理第60-61页
        3.3.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第61-63页
    3.4 价格型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电价模型处理第63-68页
        3.4.1 多目标优化的处理第63-68页
        3.4.2 二次型函数的线性化处理第68页
    3.5 算例分析第68-73页
        3.5.1 原始数据第68-70页
        3.5.2 峰谷时段划分第70页
        3.5.3 定价模型优化结果第70-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基于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系统的虚拟电厂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仿真第75-102页
    4.1 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与建模第75-80页
        4.1.1 分布式风电第75-76页
        4.1.2 分布式光伏第76-77页
        4.1.3 燃气发电机组第77-78页
        4.1.4 储能电池第78-79页
        4.1.5 抽水蓄能第79-80页
    4.2 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模型第80-83页
        4.2.1 目标函数第80-81页
        4.2.2 约束条件第81-83页
    4.3 计及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第83-89页
        4.3.1 虚拟电厂不确定性分析第83-84页
        4.3.2 随机规划理论与场景分析方法第84-87页
        4.3.3 计及风光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第87-89页
    4.4 计及环境价值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第89-90页
        4.4.1 虚拟电厂的环境价值分析第89-90页
        4.4.2 考虑环境价值的虚拟电厂多目标优化随机调度模型第90页
    4.5 算例分析第90-101页
        4.5.1 原始数据第90-91页
        4.5.2 情景设计第91-92页
        4.5.3 风光出力场景与多目标处理第92-95页
        4.5.4 模型求解第95页
        4.5.5 算例结果第95-101页
    4.6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虚拟电厂与传统发电厂间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与仿真分析第102-126页
    5.1 传统发电厂经济调度的数学模型第102-103页
        5.1.1 目标函数第102-103页
        5.1.2 约束条件第103页
    5.2 双层优化理论第103-106页
        5.2.1 双层优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第103-105页
        5.2.2 双层优化理论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应用第105-106页
    5.3 虚拟电厂与传统发电厂的双层经济调度模型第106-109页
        5.3.1 上层经济调度模型第106-107页
        5.3.2 下层经济调度模型第107-109页
    5.4 计及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与传统发电厂双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09-111页
        5.4.1 计及负荷不确定性的上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09-110页
        5.4.2 计及风光不确定性的下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10-111页
    5.5 计及环境价值的虚拟电厂与传统发电厂双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11-112页
        5.5.1 计及环境污染成本的上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11-112页
        5.5.2 计及环境价值损失的下层随机调度模型第112页
    5.6 算例分析第112-125页
        5.6.1 基础数据第112-114页
        5.6.2 情景设计第114-115页
        5.6.3 不确定性因素的场景与多目标处理第115-116页
        5.6.4 算例结果第116-125页
    5.7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6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电厂产业发展仿真模型构建第126-144页
    6.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第126-129页
        6.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第126-128页
        6.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第128-129页
    6.2 虚拟电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结构第129-131页
        6.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目的第129-130页
        6.2.2 虚拟电厂发展系统边界第130-131页
    6.3 电力供需子系统模型构建第131-134页
        6.3.1 电力供需子系统的因果关系第131-132页
        6.3.2 电力供需子系统的变量和流图第132-133页
        6.3.3 电力供需子系统的方程式第133-134页
    6.4 虚拟电厂投资运营子系统模型构建第134-137页
        6.4.1 虚拟电厂投资运营子系统的因果关系第134-135页
        6.4.2 虚拟电厂投资运营子系统的变量和流图第135-136页
        6.4.3 虚拟电厂投资运营子系统的方程第136-137页
    6.5 资源环境子系统模型构建第137-142页
        6.5.1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因果关系第137-140页
        6.5.2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变量和流图第140-141页
        6.5.3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方程第141-142页
    6.6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7章 促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影响效果分析第144-170页
    7.1 虚拟电厂发展系统参数设置与模型检验第144-148页
        7.1.1 模型参数设定第144-145页
        7.1.2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145-148页
    7.2 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情景设置第148-153页
        7.2.1 相关能源政策梳理第148-150页
        7.2.2 政策情景与参数设置第150-153页
    7.3 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情景仿真分析第153-160页
        7.3.1 基准情景仿真与结果分析第153-157页
        7.3.2 基础政策情景仿真分析第157-159页
        7.3.3 综合政策情景仿真分析第159-160页
    7.4 不同情景下虚拟电厂发展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160-168页
        7.4.1 虚拟电厂发展趋势对比分析第160-164页
        7.4.2 政策目标与实施效果对比分析第164-168页
    7.5 促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建议第168-169页
    7.6 本章小结第169-170页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170-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5-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86-187页
致谢第187-189页
作者简介第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网物资仓储和调度优化决策模型及其支持系统研究
下一篇:复杂环境下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位及生境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