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1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1-2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2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理论渊源 | 第25-53页 |
2.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内涵 | 第25-35页 |
2.1.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前提 | 第25-29页 |
2.1.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界定 | 第29-31页 |
2.1.3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定位 | 第31-33页 |
2.1.4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特征 | 第33-35页 |
2.2 党内巡视制度的理论溯源 | 第35-5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巡视制度思想 | 第36-44页 |
2.2.2 我国传统巡视制度 | 第44-50页 |
2.2.3 国外巡视监察理论 | 第50-53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的历史轨迹 | 第53-83页 |
3.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53-79页 |
3.1.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萌芽 | 第53-55页 |
3.1.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形成 | 第55-56页 |
3.1.3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 | 第56-68页 |
3.1.4 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的创造性发展 | 第68-79页 |
3.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发展的意义 | 第79-83页 |
3.2.1 党内巡视制度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第80页 |
3.2.2 党内巡视制度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80-81页 |
3.2.3 党内巡视制度是增强党内监督功能的有效手段 | 第81-82页 |
3.2.4 党内巡视制度是强化薄弱环节监督的重要举措 | 第82-83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构架与运行机制 | 第83-101页 |
4.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83-85页 |
4.1.1 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 第83-84页 |
4.1.2 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原则 | 第84页 |
4.1.3 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原则 | 第84-85页 |
4.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结构体系 | 第85-92页 |
4.2.1 巡视主体 | 第85-86页 |
4.2.2 巡视方法 | 第86-91页 |
4.2.3 巡视内容 | 第91-92页 |
4.3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运行程序 | 第92-94页 |
4.3.1 巡视前准备 | 第92-93页 |
4.3.2 巡视中工作 | 第93页 |
4.3.3 巡视后反馈 | 第93-94页 |
4.4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功能 | 第94-101页 |
4.4.1 制度功能 | 第94-96页 |
4.4.2 监督功能 | 第96-98页 |
4.4.3 社会功能 | 第98-101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困境 | 第101-115页 |
5.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当前进展 | 第101-104页 |
5.1.1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 第101-102页 |
5.1.2 运行程序渐趋成熟 | 第102-103页 |
5.1.3 制度反腐成效显著 | 第103-104页 |
5.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现实困境 | 第104-112页 |
5.2.1 巡视制度建设不完善 | 第104-107页 |
5.2.2 巡视运转过程不完善 | 第107-109页 |
5.2.3 巡视制度方式不到位 | 第109-111页 |
5.2.4 巡视队伍建设不充分 | 第111-112页 |
5.3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制约因素 | 第112-115页 |
5.3.1 发展历程较短 | 第112-113页 |
5.3.2 理论研究滞后 | 第113页 |
5.3.3 干部群众认识不充分 | 第113页 |
5.3.4 监督主客体的权力不对等 | 第113-115页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115-131页 |
6.1 健全巡视制度体系 | 第115-121页 |
6.1.1 完善巡视制度机制 | 第115-118页 |
6.1.2 加强巡视成果运用 | 第118-119页 |
6.1.3 加强与其他监督制度有效衔接 | 第119-120页 |
6.1.4 大力开展巡视制度理论研究 | 第120-121页 |
6.2 创新巡视方式方法 | 第121-124页 |
6.2.1 “明察”与“暗访”相结合 | 第121-122页 |
6.2.2 “板块轮动”和“点穴式”相结合 | 第122页 |
6.2.3 “网络媒体”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 第122-124页 |
6.3 完善巡视运行程序 | 第124-125页 |
6.3.1 建立党内巡视工作的长效机制 | 第124页 |
6.3.2 加强巡视队伍建设 | 第124-125页 |
6.3.3 牢抓巡视重点,突出巡视的针对性 | 第125页 |
6.4 加快地方巡视工作建设进程 | 第125-131页 |
6.4.1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地方 | 第126页 |
6.4.2 明确地方巡视工作的定位 | 第126页 |
6.4.3 力促地方巡视制度个性化 | 第126-127页 |
6.4.4 完善巡视巡察网络格局 | 第127-131页 |
结语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6-147页 |
后记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