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引言 | 第9-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研究 | 第11-12页 |
| 2、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 第12页 |
| 3、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 第12-13页 |
| 4、简要述评 | 第13-14页 |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7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2、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3、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1、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 第17页 |
| 2、人才队伍建设 | 第17-18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1、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页 |
| 2、激励理论 | 第18-20页 |
| 3、人力资源的5p模型 | 第20-22页 |
| 三、西北站人才队伍建设概况 | 第22-32页 |
| (一)历史沿革 | 第22页 |
| (二)运转机制 | 第22-23页 |
| (三)监管单位概况 | 第23-26页 |
| 1、西北核与辐射单位概况 | 第23-24页 |
| 2、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 3、监管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 第25-26页 |
| (四)人才队伍结构 | 第26-32页 |
| 1、西北站人才队伍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 2、西北站人才队伍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 四、西北站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2页 |
| (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 第32-39页 |
| 1、外部环境问题 | 第32-33页 |
| 2、内部管理问题 | 第33-37页 |
| 3、运行机制问题 | 第37-39页 |
| (二)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 1、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陈旧 | 第40页 |
| 2、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滞后 | 第40页 |
| 3、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执行不力 | 第40-41页 |
| 4、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缺失 | 第41-42页 |
| 五、国内外人才队伍建设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 | 第42-46页 |
| (一)国外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人才队伍优秀经验 | 第42-44页 |
| 1、美国核安全监管人才队伍建设 | 第42页 |
| 2、俄罗斯核安全监管人才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 3、美、俄、中三国核安全监管力量比较 | 第43页 |
| 4、启示 | 第43-44页 |
| (二)国内同级核与安全监督站人才队伍典型做法 | 第44-46页 |
| 1、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人才队伍 | 第44页 |
| 2、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人才队伍 | 第44-45页 |
| 3、启示 | 第45-46页 |
| 六、西北站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46-52页 |
|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 第46-47页 |
| 1、扩大人才队伍的规模 | 第46页 |
| 2、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 | 第46页 |
| 3、构建“以人为本”人才管理理念 | 第46页 |
| 4、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 第46-47页 |
| 5、加大精神投入和财力投入 | 第47页 |
|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7-52页 |
| 1、改变陈旧观念,改善外部环境 | 第47页 |
| 2、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增加人员归属感 | 第47-48页 |
| 3、构建人才队伍建设5p体系,促进人才全方位发展 | 第48-51页 |
| 4、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确保有效执行 | 第51-52页 |
| 七、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一)结论 | 第52页 |
| (二)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