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哈尔滨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3页
1 前言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国外对屋顶花园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2 国内对屋顶花园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1-23页
2 屋顶花园的相关概念及技术措施分析第23-3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4页
        2.1.1 可持续理念第23页
        2.1.2 屋顶花园第23-24页
        2.1.3 寒地城市第24页
    2.2 可持续理念相关技术措施研究第24-32页
        2.2.1 光伏屋顶第24-26页
        2.2.2 零碳花园第26-27页
        2.2.3 植被浅沟(植草沟)第27-29页
        2.2.4 下凹式绿地第29-30页
        2.2.5 其他可持续技术措施第30-32页
3 哈尔滨屋顶花园景观利用调查研究第32-46页
    3.1 调查地点概况与调查方法第32-35页
        3.1.1 调查地概况第32-34页
        3.1.2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34-35页
    3.2 问卷调查第35-40页
        3.2.1 问卷分析第35-40页
        3.2.2 问卷调查小结第40页
    3.3 实地调查第40-45页
        3.3.1 屋顶花园利用情况第40-44页
        3.3.2 屋顶花园雨水资源利用情况第44-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4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屋顶花园改造设计策略第46-64页
    4.1 改造设计方法与内容第46-48页
        4.1.1 屋顶花园实地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第46-47页
        4.1.2 改造设计目标第47页
        4.1.3 改造设计原则第47-48页
    4.2 屋顶花园的构景要素第48-56页
        4.2.1 屋顶花园的空间特性第48-49页
        4.2.2 屋顶花园植物的配置第49-53页
        4.2.3 屋顶花园的构筑物设计第53-54页
        4.2.4 屋顶花园的铺装设计第54-56页
    4.3 屋顶花园的技术设计第56-57页
        4.3.1 屋顶绿化防水技术第56页
        4.3.2 排水技术第56页
        4.3.3 栽培基质第56-57页
        4.3.4 植物种植技术第57页
        4.3.5 管理养护技术第57页
        4.3.6 自动灌溉技术第57页
    4.4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第57-63页
        4.4.1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第58-59页
        4.4.2 芝加哥市政厅的屋顶花园第59-60页
        4.4.3 伯恩利公共屋顶花园第60-61页
        4.4.4 其他屋顶花园案例第61-63页
    4.5 小结第63-64页
5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哈尔滨红旗巴比伦改造设计第64-87页
    5.1 红旗巴比伦空中花园概况第64-65页
        5.1.1 地理区位第64页
        5.1.2 红旗巴比伦花园背景第64-65页
    5.2 红旗巴比伦花园现状条件分析第65-69页
        5.2.1 地形分析第65页
        5.2.2 气象分析第65-66页
        5.2.3 交通分析第66-67页
        5.2.4 植物景观分析第67-68页
        5.2.5 现有构筑物分析第68-69页
        5.2.6 用地现状第69页
        5.2.7 综合评价第69页
    5.3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屋顶花园改造设计第69-86页
        5.3.1 景观文化可持续第69-81页
        5.3.2 生态技术可持续第81-83页
        5.3.3 管理养护可持续第83-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第87-88页
    6.1 主要结论与认识第87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附录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速风电场低压穿越过程中同步稳定及无功电流控制研究
下一篇:家庭光伏充电/逆变双向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