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MoS2为光电传输材料的太阳电池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杂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1页
        1.2.2 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MoS_2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第12页
    1.3 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2-13页
    1.4 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参数第13-15页
    1.5 本课题设想第15页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7页
        1.6.1 研究目的第15页
        1.6.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MoS_2的水热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第17-23页
    2.1 实验部分第17-18页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7页
        2.1.2 MoS_2粉末及MoS_2/FTO薄膜电极的制备第17-18页
        2.1.3 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第18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18-21页
        2.2.1 MoS_2/FTO薄膜电极的表征第18-19页
        2.2.2 MoS_2的理化性质研究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TiO_2纳米棒阵列生长条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第23-35页
    3.1 实验部分第23-26页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页
        3.1.2 一维TiO_2纳米棒阵列膜的制备第23-25页
        3.1.3 基于TiO_2纳米棒阵列膜的杂化太阳电池组装第25-26页
        3.1.4 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第2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3.2.1 不同TiO_2纳米棒水热生长时间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3.2.2 不同TiO_2前驱液浓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28-30页
        3.2.3 不同种子层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3.2.4 煅烧温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5页
第4章 P3HT-MoS_2混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杂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第35-45页
    4.1 实验部分第35-37页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4.1.2 P3HT-MoS_2微异质结构的制备第36页
        4.1.3 基于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杂化太阳电池的制备第36-37页
        4.1.4 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第3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4.2.1 P3HT-MoS_2微异质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第37-38页
        4.2.2 基于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表征第38-39页
        4.2.3 P3HT-MoS_2/TiO_2微异质结构电荷传输性能的探索第39-41页
        4.2.4 基于P3HT-MoS_2/TiO_2微异质结构的杂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5章 光敏层Sb_2S_3在P3HT-MoS_2/TiO_2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第45-57页
    5.1 实验部分第45-47页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5页
        5.1.2 TiO_2/Sb_2S_3复合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制备第45页
        5.1.3 P3HT-MoS_2微异质结构的制备第45-46页
        5.1.4 基于Sb_2S_3/TiO_2复合膜杂化太阳电池的制备第46-47页
        5.1.5 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第4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5.2.1 光敏层Sb_2S_3沉积时间的筛选第47-49页
        5.2.2 P3HT-MoS_2微异质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第49-50页
        5.2.3 基于Sb_2S_3/TiO_2复合膜的杂化太阳电池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第50-54页
    5.3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福山的政治发展论评析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