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合成气混合与燃烧特性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3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5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5-28页
        1.2.1 优势扩散第16-20页
        1.2.2 逆梯度扩散第20-22页
        1.2.3 热扩散第22-23页
        1.2.4 混合时间的影响第23-26页
        1.2.5 稀释气体的影响第26-2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法第30-45页
    2.1 热力学参数第30-32页
    2.2 基本控制方程第32-35页
    2.3 线性涡模型第35-39页
    2.4 数值求解算法第39-42页
    2.5 化学反应机理第42-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扩散方式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45-60页
    3.1 研究对象第45-49页
    3.2 优势扩散的影响第49-55页
    3.3 逆梯度扩散的影响第55-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混合时间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60-87页
    4.1 冷态流场结构第60-64页
    4.2 低氢合成气的燃烧过程第64-74页
    4.3 高氢合成气的燃烧过程第74-80页
    4.4 纯氢气的燃烧过程第80-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5章 混合时间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第87-109页
    5.1 实验系统第87-88页
    5.2 低氢合成气的燃烧稳定性第88-100页
    5.3 高氢合成气的燃烧稳定性第100-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稀释气体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109-128页
    6.1 燃料侧稀释第109-121页
    6.2 空气侧稀释第121-126页
    6.3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7章 燃气轮机燃烧室实际运行过程分析第128-143页
    7.1 研究对象第128-133页
    7.2 稀释气体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133-137页
    7.3 入口速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第137-141页
    7.4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7页
    8.1 本文工作总结第143-145页
    8.2 今后工作展望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9-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瘟病毒表面抗原E2/Erns蛋白在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下一篇:布鲁氏菌S2-BCSP31缺失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效果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