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1.2 中继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1.3 能量采集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1 能量采集两节点无线系统 | 第15-16页 |
1.4.2 能量采集中继网络 | 第16-17页 |
1.4.3 能量协作无线网络 | 第17页 |
1.4.4 能量采集OFDM系统 | 第17-18页 |
1.4.5 能量采集认知无线网络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9-20页 |
1.6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最少传输时间的能量采集中继网络功率分配算法 | 第22-40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23-25页 |
2.2.1 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2.2.2 问题描述 | 第24-25页 |
2.3 基于最少传输时间的能量采集中继网络功率分配算法 | 第25-36页 |
2.3.1 模型求解 | 第25-31页 |
2.3.2 最优分配策略证明 | 第31-34页 |
2.3.3 算法实现步骤 | 第34-36页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4.1 系统参数设置 | 第36页 |
2.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认知能量采集网络功率分配算法 | 第40-55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41-43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1页 |
3.2.2 问题描述 | 第41-43页 |
3.3 认知能量采集网络功率分配算法 | 第43-49页 |
3.3.1 模型求解 | 第43-48页 |
3.3.2 算法实现步骤 | 第48-49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3.4.1 系统参数设置 | 第49页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能量协作的双向认知中继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 第55-72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56-59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6页 |
4.2.2 问题描述 | 第56-59页 |
4.3 基于能量协作的双向认知中继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 第59-68页 |
4.3.1 模型求解 | 第59-67页 |
4.3.2 算法实现步骤 | 第67-68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4.4.1 参数设置 | 第68页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基于SWIPT的OFDM中继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 第72-88页 |
5.1 引言 | 第72-73页 |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73-75页 |
5.2.1 系统模型 | 第73-74页 |
5.2.2 问题描述 | 第74-75页 |
5.3 子载波分配给定下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第75-81页 |
5.3.1 联合最优功率分配 | 第77-78页 |
5.3.2 Q1的最优分配 | 第78-81页 |
5.3.3 算法实现步骤 | 第81页 |
5.4 子载波分配策略 | 第81-83页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3-87页 |
5.5.1 系统参数设置 | 第83页 |
5.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3-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94-9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95-96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