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教义、神学论文

回归圣事存在论--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凡例第10-14页
1 导论第14-31页
    1.1 研究主题第14-18页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问题第18-20页
    1.3 文献综述第20-2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20-2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7-29页
    1.4 研究意义第29-31页
2 托马斯·默顿与二十世纪的天主教第31-61页
    2.1 追寻者托马斯·默顿第31-43页
        2.1.1 客居者的游移第31-36页
        2.1.2 困惑中的指南针第36-40页
        2.1.3 迈向革责玛尼第40-43页
    2.2 梵二前后天主教神学发展的张力第43-59页
        2.2.1 新经院哲学的序曲第45-48页
        2.2.2 新经院主义与现代主义危机第48-52页
        2.2.3 返本溯源运动第52-57页
        2.2.4 梵二会议的新局面第57-59页
    2.3 默顿与二十世纪天主教第59-61页
3 成为默观者:受新经院主义影响的早期默顿第61-104页
    3.1 默观:圣化的必经之路第63-75页
        3.1.1 目的与现实:默观的开端第63-65页
        3.1.2 默观生活的进阶:主动默观与倾注默观第65-72页
        3.1.3 倾注默观: 信徒的普遍圣召第72-75页
    3.2 真假神秘主义之分辨第75-83页
        3.2.1 两种极端:假神秘主义与教条主义第77-79页
        3.2.2 类比原则与真神秘主义第79-83页
    3.3 默观与行动的张力第83-91页
        3.3.1 革责玛尼修院:默观视野的失落第83-87页
        3.3.2 默观先于行动:修会圣召的争论第87-91页
    3.4 约纳的征兆:转化的开始第91-100页
    3.5 小结第100-104页
4 圣事存在论的觉醒第104-171页
    4.1 天主的沉默与奥秘第107-118页
        4.1.1 在圣召困惑中体悟天主奥秘第108-112页
        4.1.2 冒险与不确定:形而上之孤寂第112-118页
    4.2 天主的临在与行动:圣索菲亚与道成肉身第118-129页
        4.2.1 圣索菲亚:天主在造物中的临在第118-125页
        4.2.2 道成肉身的奥迹:虚己的基督第125-129页
    4.3 天主的肖像:人本性中的神圣渴望第129-135页
    4.4 重溯教父资源与回归奥秘神学第135-153页
        4.4.1 早期基督教脉络下的“奥秘”第138-143页
        4.4.2 自然默观与圣事存在论第143-147页
        4.4.3 狄奥尼修斯传统与现代“神秘主义”的演变第147-153页
    4.5 圣事性思维的陶成:论圣事、时间与语言第153-165页
        4.5.1 “标记”与“实在”:圣事存在论的基本关系第154-157页
        4.5.2 时间与历史:基督奥迹的场域第157-161页
        4.5.3 语言与静默第161-165页
    4.6 小结:再思“默观”第165-171页
5 先知与批判:圣事存在论在不同论域的表达第171-249页
    5.1 “有罪旁观者”的发声第173-200页
        5.1.1 转向社会:经历与作品第173-177页
        5.1.2 异化的时代:后基督教时期的社会与教会第177-183页
        5.1.3 信与不信的悖论: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疾病第183-190页
        5.1.4 非暴力选择:以圣事存在论为基础第190-200页
    5.2 修道主义的返本溯源第200-221页
        5.2.1 梵二前“因循守旧”的修道主义第201-205页
        5.2.2 梵二后的激进改革第205-211页
        5.2.3 先知精神与默观生活的统一第211-221页
    5.3 宗教对话与自我理解第221-247页
        5.3.1 默顿与铃木禅的对话第221-239页
        5.3.2 亚洲之旅第239-247页
    5.4 小结第247-249页
6 结语“圣事存在论”与“现代性”兼论对汉语神学的启发第249-25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58-265页
作者简历第265页
已发表学术论文第265页
会议论文第265页

论文共2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增强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结构损伤演化过程的时空多尺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