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3-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拟采取的措施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21页 |
2.1 工程质量 | 第17页 |
2.1.1 工程质量概念 | 第17页 |
2.1.2 施工质量控制概念 | 第17页 |
2.2 PDCA循环 | 第17-19页 |
2.2.1 PDCA循环的定义 | 第17页 |
2.2.2 PDCA循环运行阶段 | 第17-18页 |
2.2.3 PDCA循环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园林工程 | 第19-20页 |
2.3.1 园林工程的定义 | 第19页 |
2.3.2 园林工程的内容 | 第19页 |
2.3.3 园林工程的特点 | 第19-20页 |
2.4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2.4.1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 第20页 |
2.4.2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 第20-21页 |
3 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 第21-33页 |
3.1 PDCA循环理论在园林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优势 | 第21页 |
3.2 PDCA循环理论在园林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3.3 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过程 | 第22-23页 |
3.3.1 根据各阶段发生时间建立 | 第22页 |
3.3.2 根据全面质量控制的角度建立 | 第22-23页 |
3.4 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 | 第23-29页 |
3.4.1 P体系一工程计划拟定阶段质量控制 | 第23-26页 |
3.4.2 D体系一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3.4.3 C/A体系一施工检验及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27-29页 |
3.4.4 质量总结以及修正 | 第29页 |
3.5 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评判措施 | 第29-32页 |
3.5.1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0页 |
3.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30-32页 |
3.5.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第32页 |
3.6 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 第32-33页 |
3.6.1 循环性 | 第32页 |
3.6.2 动态性 | 第32-33页 |
4 成都新鸿基悦城2标段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33-7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3页 |
4.2 工程内容 | 第33-34页 |
4.3 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分析 | 第34-35页 |
4.3.1 施工技术方面 | 第34页 |
4.3.2 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 | 第34-35页 |
4.3.3 成本和进度方面 | 第35页 |
4.4 基于PDCA循环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 | 第35-56页 |
4.4.1 P体系 | 第35-38页 |
4.4.2 D体系 | 第38-43页 |
4.4.3 C体系 | 第43-46页 |
4.4.4 A体系 | 第46-48页 |
4.4.5 新鸿基悦城项目PDCA循环系统 | 第48-56页 |
4.5 PDCA循环对本项目的质量控制实例 | 第56-66页 |
4.5.1 节点分析 | 第56-58页 |
4.5.2 PDCA循环质量修正实例 | 第58-66页 |
4.6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评价 | 第66-74页 |
4.6.1 评判方法确定 | 第66-72页 |
4.6.2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72-74页 |
5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