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 1.2.3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1.4.1 重点与难点 | 第16页 |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2.1 经济“新常态”概述 | 第17-18页 |
| 2.2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 第三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机与方式 | 第24-27页 |
| 3.1 地方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机 | 第24-25页 |
| 3.2 地方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 | 第25-27页 |
| 3.2.1 税费收入 | 第25-26页 |
| 3.2.2 财政补贴 | 第26页 |
| 3.2.3 直接投资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第27-37页 |
| 4.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第27-28页 |
| 4.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状况 | 第28-33页 |
| 4.3 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 4.3.1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33-34页 |
| 4.3.2 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状况仍然较为严重 | 第34页 |
| 4.3.3 产业结构的新旧动能转换仍然较为缓慢 | 第34-37页 |
| 第五章 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第37-48页 |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第37-40页 |
| 5.1.1 变量选择 | 第37-40页 |
| 5.1.2 模型设定 | 第40页 |
| 5.2 数据说明 | 第40-41页 |
| 5.3 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 5.3.2 模型的估计方法 | 第42页 |
| 5.3.3 扰动项自相关检验 | 第42-43页 |
| 5.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