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东川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导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1 背景介绍第7页
        1.1.2 问题提出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页
        1.2.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3页
        1.3.1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研究第9-10页
        1.3.2 对制度执行力的研究第10-11页
        1.3.3 对机构改革的研究第11-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概述第14-30页
    2.1 不动产和不动产登记的含义第14-18页
        2.1.1 不动产的含义第14-16页
        2.1.2 不动产登记的含义第16-18页
    2.2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演变第18-24页
        2.2.1 1949-1953年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为目的的确权登记第19-20页
        2.2.2 1953-1982年不动产登记缺失第20-21页
        2.2.3 1982-2007年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构及登记机构分化第21-23页
        2.2.4 2007年至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回归第23-24页
    2.3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2.3.1 登记依据的统一是基础第24-25页
        2.3.2 登记机构的统一是难点第25页
        2.3.3 登记簿册的统一是突破口第25-26页
        2.3.4 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目标第26页
    2.4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意义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30页
        2.5.1 不动产制度变迁的根源第27-29页
        2.5.2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路径依赖”第29-30页
3 东川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现状一第30-38页
    3.1 东川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启动和建设情况第30-34页
        3.1.1 机构设置情况第30-31页
        3.1.2 档案资料移交情况第31-32页
        3.1.3 经费落实情况第32页
        3.1.4 统一登记平台搭建情况第32-33页
        3.1.5 流程再造情况第33-34页
    3.2 东川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第34-38页
        3.2.1 历史遗留问题众多第34-35页
        3.2.2 部门协调难度大第35页
        3.2.3 经费保障乏力第35-36页
        3.2.4 农村房地一体登记举步唯艰第36-37页
        3.2.5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第37-38页
4 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困难的原因分析第38-47页
    4.1 结构性制度因素第38-43页
        4.1.1 不动产登记制度中的缺陷第38-40页
        4.1.2 行业管理与登记职能衔接困难第40-42页
        4.1.3 捉襟见肘的县级财政第42-43页
    4.2 非正式制度的制约第43-45页
    4.3 结构性制度因素与非正式制度的掣肘第45-47页
5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突破路径第47-55页
    5.1 突破部门樊篱第47-48页
    5.2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第48-49页
    5.3 建立不动产登记官制度第49-52页
    5.4 建构新的机构文化第52-53页
    5.5 重视舆论宣传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研究
下一篇: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医疗特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