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沥青质的结构组成表征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沥青质的认识 | 第9-11页 |
1.2.1 沥青质的基本组成 | 第10页 |
1.2.2 沥青质中的氧 | 第10页 |
1.2.3 沥青质中的氮 | 第10-11页 |
1.2.4 沥青质中的硫 | 第11页 |
1.2.5 沥青质中的金属 | 第11页 |
1.3 沥青质的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3.1 沥青质结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1.3.1.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12-14页 |
1.3.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14-15页 |
1.3.1.3 核磁共振仪NMR | 第15-16页 |
1.3.1.4 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 | 第16-17页 |
1.3.2 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17-19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8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1-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过程及步骤 | 第23-25页 |
2.2.1 渣油四组分分离 | 第23-25页 |
2.2.1.1 沥青质的分离 | 第23-24页 |
2.2.1.2 其余组分分离 | 第24-25页 |
2.3 溶剂回收 | 第25页 |
2.4 沥青质性质的测定 | 第25-28页 |
2.4.1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第25-27页 |
2.4.2 元素分析 | 第27页 |
2.4.3 核磁共振碳谱 | 第27页 |
2.4.4 X-射线衍射 | 第27页 |
2.4.5 红外光谱 | 第27页 |
2.4.6 模拟软件 | 第27页 |
2.4.7 核磁共振氢谱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沥青质数据分析 | 第28-49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沥青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第28页 |
3.3 沥青质元素分析 | 第28-29页 |
3.4 沥青质~(13)C-NMR分析 | 第29-38页 |
3.5 XRD分析 | 第38-41页 |
3.6 IR分析 | 第41-43页 |
3.7 环烷碳与烷基碳 | 第43-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49-66页 |
4.1 前言 | 第49页 |
4.2 石蜡基渣油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49-51页 |
4.3 中间基渣油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51-53页 |
4.4 环烷基渣油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53-55页 |
4.5 煤焦油沥青质结构模型 | 第55-57页 |
4.6 核磁共振氢谱 | 第57-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