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甘薯病虫害论文

甘薯乔治亚曲叶病毒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双生病毒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1.1.1 双生病毒的发生与危害第9页
        1.1.2 双生病毒属的划分第9-11页
        1.1.3 双生病毒转录复制机制第11页
        1.1.4 Begomoviruses种的划分标准第11-12页
        1.1.5 双生病毒遗传变异的途径第12页
    1.2 甘薯上双生病毒存在的现状第12-13页
        1.2.1 甘薯的生产现状及用途第12-13页
        1.2.2 甘薯上双生病毒的种类和危害第13页
    1.3 侵染甘薯的双生病毒的检测第13-16页
        1.3.1 生物学检测法第13-14页
        1.3.2 血清学检测法第14页
        1.3.3 PCR法第14-15页
        1.3.4 核酸杂交第15页
        1.3.5 RCA检测方法第15页
        1.3.6 深度测序技术第15-16页
第二章 引言第16-17页
第三章 甘薯乔治亚曲叶病毒(SPLCGV)外壳蛋白(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Sweepoviruses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7-38页
    3.1 SPLCGV CP基因的分子变异及原核表达第17-26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3.1.1.1 病毒材料第17页
            3.1.1.2 试剂盒、试剂和菌株第17页
            3.1.1.3 引物第17-18页
            3.1.1.4 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8-19页
                (1)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18页
                (2)重组质粒的PCR验证第18页
                (3)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第18-19页
                (4)双酶切产物的连接第19页
        3.1.2 SPLCGV CP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第19-20页
        3.1.3 SPLCGV C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0-21页
        3.1.4 SPLCGV CP基因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分析第21页
        3.1.5 SPLCGV CP基因抗体制备第21页
        3.1.6 结果与分析第21-26页
            3.1.6.1 SPLCGV CP基因的克隆第21-22页
            3.1.6.2 SPLCGV CP基因的分子变异分析第22-24页
            3.1.6.3 SPLCGV CP基因的原核表达第24-25页
            3.1.6.4 SPLCGV CP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的诱导及SDS-PAGE分析第25-26页
            3.1.6.5 抗体制备第26页
    3.2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6-38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3.2.1.1 材料第26页
            3.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6页
        3.2.2 引物和探针的合成和设计第26页
        3.2.3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第26-28页
            3.2.3.1 阳性标准品的制备第26-27页
            3.2.3.2 反应体系和循环体系的优化第27页
            3.2.3.3 灵敏度检测第27-28页
            3.2.3.4 特异性检测第28页
            3.2.3.5 重复性检测第28页
        3.2.4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产物的序列测定第28页
        3.2.5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性试验第28页
        3.2.6 结果与分析第28-38页
            3.2.6.1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第28-29页
            3.2.6.2 引物、探针及循环体系的优化第29-32页
            3.2.6.3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2-33页
            3.2.6.4 灵敏度的检测第33-34页
            3.2.6.5 特异性检第34-35页
            3.2.6.6 重复性检测第35-36页
            3.2.6.7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扩增产物的鉴定第36页
            3.2.6.8 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应用性试验第36-38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38-40页
    4.1 明确了我国甘薯上SPLCGV CP基因的分子变异情况第38页
    4.2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SPLCGV的CP基因第38页
    4.3 建立了甘薯双生病毒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Abstract第46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纹夜蛾飞行肌蛋白flight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RNAi
下一篇: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