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形态学论文--细胞膜(质膜)、细胞壁论文

AFM研究微绒毛、细胞膜微丝骨架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1页
    1.1 细胞表面研究第14-16页
    1.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第16-19页
        1.2.1 细胞膜的结构第16-17页
        1.2.2 细胞膜的功能第17-19页
    1.3 微绒毛的结构与功能第19-22页
        1.3.1 微绒毛结构第19-21页
        1.3.2 微绒毛的功能第21-22页
    1.4 微丝的结构与功能第22-29页
        1.4.1 微丝的结构第22-23页
        1.4.2 微丝的功能第23-29页
    1.5 原子力显微镜第29-38页
        1.5.1 工作原理第29-30页
        1.5.2 工作模式第30-32页
        1.5.3 AFM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第32-38页
            1.5.3.1 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第32-34页
            1.5.3.2 在微绒毛研究中的应用第34-35页
            1.5.3.3 在微丝研究中的应用第35-37页
            1.5.3.4 在生物领域中的其他应用第37-38页
    1.6 小结第38-39页
    1.7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第39-41页
第二章 AFM对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的表征第41-57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2页
        2.2.2 实验步骤第42-45页
            2.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42页
            2.2.2.2 细胞培养第42-43页
            2.2.2.3 微丝的染色第43页
            2.2.2.4 免疫荧光实验第43页
            2.2.2.5 微绒毛结构的动态第43-44页
            2.2.2.6 饥饿实验第44页
            2.2.2.7 细胞的吸收功能第44页
            2.2.2.8 微绒毛变化与吸收功能的关系第44-45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5-56页
        2.3.1 联合AFM与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表征第45-46页
        2.3.2 AFM对微绒毛结构动态观察第46-52页
        2.3.3 饥饿引起的微绒毛结构变化影响细胞吸收功能第52-56页
    2.4 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AFM对细胞膜微丝骨架结构的表征第57-73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8页
        3.2.2 实验步骤第58-59页
            3.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8页
            3.2.2.2 细胞培养第58页
            3.2.2.3 微丝的染色第58页
            3.2.2.4 细胞不同层次结构表征第58-59页
            3.2.2.5 微丝空间分布的揭示第59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9-70页
        3.3.1 激光共聚焦图像揭示细胞不同层次结构第59-60页
        3.3.2 联合AFM与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表征第60-61页
        3.3.3 细胞膜相关的微丝骨架的超微结构的表征第61-66页
        3.3.4 联合AFM与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表面微丝表征第66-67页
        3.3.5 肌动蛋白微丝组成的空间异质结构的表征第67-70页
    3.4 小结第70-73页
第四章 微丝在细胞自噬传递中的作用第73-97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实验部分第74-77页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74页
        4.2.2 实验步骤第74-77页
            4.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74页
            4.2.2.2 质粒的构建第74-75页
            4.2.2.3 细胞的培养第75页
            4.2.2.4 细胞稳定株的构建第75页
            4.2.2.5 细胞株的瞬转染第75页
            4.2.2.6 不同种细胞间连接的标记第75-76页
            4.2.2.7 AFM对细胞进行纳米机械力作用第76页
            4.2.2.8 微丝结构的染色第76页
            4.2.2.9 机械压力作用细胞第76-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94页
        4.3.1 细胞稳定株的获得第77-78页
        4.3.2 微丝在机械力感应中的作用第78-79页
        4.3.3 纳米机械力引起细胞自噬第79-83页
        4.3.4 细胞间自噬信号的传递第83-92页
        4.3.5 间隙连接在相连细胞自噬传递中的作用第92-94页
    4.4 小结第94-9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7页
附录1 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目录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LMSSM模型框架内μ→e+q(?)过程和中微子质量的研究
下一篇:高压下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凝聚态结构、性质和物态方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