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到遗产--武山端阳旋鼓的文化变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武山旋鼓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武山端阳旋鼓概述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调查区域概况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武山旋鼓文化 | 第16-25页 |
第三节 端阳旋鼓起源的反思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代家沟村的端阳旋鼓仪式 | 第28-44页 |
第一节 调查村落的选定 | 第28-32页 |
第二节 仪式参与者 | 第32-36页 |
第三节 未完成的仪式 | 第36-44页 |
第三章 端阳旋鼓中的文化建构 | 第44-57页 |
第一节 解读敬神幡 | 第44-48页 |
第二节 演变的蟒幡 | 第48-53页 |
第三节 蛇、人与神: 纷纭的传说 | 第53-57页 |
第四章 非遗时代的端阳旋鼓 | 第57-67页 |
第一节 从山神到伏羲: 地方文化的博弈 | 第57-61页 |
第二节 从村民到非遗传承人: 身份的转换 | 第61-64页 |
第三节 “去情境化”下端阳旋鼓的传承发展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1:羊皮鼓制作流程 | 第72-73页 |
附录2:代家沟村旋鼓常用阵法图 | 第73-74页 |
附录3:代家沟李春旺制作花串纸扎明细 | 第74-76页 |
附录4:关家庄关正平制作敬神幡等纸扎明细 | 第76-79页 |
附录5:下街村王守文制作敬神幡等纸扎明细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 第82页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