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左手材料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2.2 新型左手材料设计 | 第16-21页 |
1.2.3 左手材料的应用 | 第21-2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左手材料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 第30-4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左手材料的原理及特性 | 第30-34页 |
2.2.1 左手材料的物理学基础 | 第30-33页 |
2.2.2 左手材料的特性 | 第33-34页 |
2.3. 谐振型左手材料理论基础 | 第34-40页 |
2.3.1 负介电常数的实现 | 第34-36页 |
2.3.2 负磁导率的实现 | 第36-39页 |
2.3.3 等效电路图 | 第39-40页 |
2.4 电磁参数的提取 | 第40-42页 |
2.5 5G与MIMO天线 | 第42-43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基于圆-C形环左手单元的拓扑演化设计与分析 | 第45-76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拓扑理论在左手结构设计上的应用 | 第45-58页 |
3.2.1 拓扑理论 | 第45-47页 |
3.2.2 用于对比的圆-C形环单元结构 | 第47-54页 |
3.2.3 微分同胚拓扑变化 | 第54-56页 |
3.2.4 同胚拓扑变化 | 第56-57页 |
3.2.5 非同胚拓扑变形 | 第57-58页 |
3.3 圆-C循环耦合左手结构 | 第58-68页 |
3.3.1 基础结构及其电磁参数 | 第58-61页 |
3.3.2 参数调整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61-65页 |
3.3.3 圆-C循环耦合左手材料的拓扑变化 | 第65-68页 |
3.4 基础结构的完全不对称改进 | 第68-70页 |
3.5 四元循环耦合左手单元 | 第70-74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四章 整体循环交互耦合左手材料的设计与分析 | 第76-95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整体交互耦合环状左手材料的设计与分析 | 第77-87页 |
4.2.1 初始的握手状左手结构 | 第77-80页 |
4.2.2 改进的整体交互耦合环状左手结构 | 第80-83页 |
4.2.3 改进后电路分析 | 第83-85页 |
4.2.4 整体交互耦合环状左手结构参数分析 | 第85-87页 |
4.3 加载枝节的整体循环交互左手材料 | 第87-91页 |
4.3.1 加载对称指状枝节 | 第87-89页 |
4.3.2 加载半圆形贴片 | 第89-91页 |
4.4 二维改进 | 第91-94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5页 |
第五章 基于左手结构的5G通信MIMO天线 | 第95-114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利用左手结构实现超宽带MIMO天线的陷波 | 第95-105页 |
5.2.1 基础超宽带天线及其左手陷波结构加载 | 第95-100页 |
5.2.2 改进的加载左手缝隙的UWB-MIMO天线 | 第100-105页 |
5.3 利用左手结构实现MIMO天线的频带选通 | 第105-110页 |
5.3.1 加载左手寄生导通结构的单极子天线 | 第105-107页 |
5.3.2 应用于5G中频段的双频MIMO天线 | 第107-110页 |
5.4 利用左手结构本身构造MIMO天线 | 第110-112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6.1 总结 | 第114-116页 |
6.2 展望 | 第116-117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