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腹推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中英文缩写缩略表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 综述一: 中西医对失眠的认识 | 第11-21页 |
| 1. 中国传统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第11-14页 |
| 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第14-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21页 |
| 综述二 推拿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1. 推拿的源流 | 第21页 |
| 2. 推拿治疗失眠 | 第21-24页 |
| 3. 小结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第27-44页 |
| 前言 | 第27-29页 |
| 临床研究 | 第29-4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29-31页 |
| 2.1 病例来源 | 第29页 |
| 2.2 诊断标准 | 第29-30页 |
| 2.3 纳入标准 | 第30页 |
| 2.4 排除标准 | 第30-31页 |
| 2.5 剔除标准 | 第31页 |
| 2.6 脱落标准 | 第3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 3.1 临床研究步骤 | 第31-32页 |
| 3.2 治疗方法 | 第32页 |
| 3.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第32-33页 |
| 3.4 质量控制方案 | 第33页 |
| 3.5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 4. 结果 | 第33-37页 |
| 4.1 一般资料 | 第33-34页 |
| 4.2 各个评分量表疗效对比 | 第34页 |
| 4.3 PSQI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对比 | 第34-35页 |
| 4.4 HAMA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对比 | 第35-36页 |
| 4.5 肝郁脾虚证候量表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对比 | 第36-37页 |
| 5. 讨论 | 第37-42页 |
| 5.1 不寐与脾虚的关系 | 第37页 |
| 5.2 不寐与肝郁的关系 | 第37-38页 |
| 5.3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不寐的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 5.4 现代医学肠脑学说 | 第40-41页 |
| 5.5 本次研究结果讨论 | 第41-42页 |
| 6. 临床研究小结 | 第42-44页 |
| 6.1 不足 | 第43页 |
| 6.2 展望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1 | 第47-48页 |
| 附录2 | 第48-49页 |
| 附录3 | 第49-51页 |
| 附录4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