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 第13-15页 |
1.2.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综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2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 第20-30页 |
2.1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 第20-24页 |
2.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况 | 第24-30页 |
3 三类养老保险制度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0-50页 |
3.1 养老保险制度定义和模型假设 | 第30-33页 |
3.1.1 定义三类养老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3.1.2 模型假设 | 第31-33页 |
3.2 “统账结合”制与“统账分离”制养老保险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33-38页 |
3.2.1 个人效用最大化 | 第33-35页 |
3.2.2 企业利润最大化 | 第35页 |
3.2.3 政府收支平衡 | 第35-36页 |
3.2.4 模型求解 | 第36-38页 |
3.3 “名义统账结合”制养老保险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38-41页 |
3.3.1 个人效用最大化 | 第38-39页 |
3.3.2 企业利润最大化 | 第39-40页 |
3.3.3 政府收支平衡 | 第40页 |
3.3.4 模型求解 | 第40-41页 |
3.4 经济增长分析 | 第41-47页 |
3.4.1 经济增长表达式 | 第41-43页 |
3.4.2 储蓄、教育投资与缴费率关系 | 第43-45页 |
3.4.3 经济增长与缴费率 | 第45-47页 |
3.5 三类养老保险模型结论总结 | 第47-50页 |
4 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 | 第50-72页 |
4.1 参数校准 | 第50-52页 |
4.2 数值模拟 | 第52-65页 |
4.2.1 统筹账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53-55页 |
4.2.2 个人账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55-58页 |
4.2.3 缴费率同时变动对经济效应的综合影响 | 第58-63页 |
4.2.4 缴费率变动对经济效应影响总结 | 第63-65页 |
4.3 稳健性检验 | 第65-72页 |
4.3.1 人口增长率n稳健性分析 | 第65-66页 |
4.3.2 物质资本份额α稳健性分析 | 第66-67页 |
4.3.3 子女学习能力θ稳健性分析 | 第67-69页 |
4.3.4 未来消费贴现因子β稳健性分析 | 第69-70页 |
4.3.5 对子女人力资本的关心程度γ稳健性分析 | 第70-72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2-7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