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权法论文

美术作品侵权实质性相似判断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我国美术作品相似侵权的司法现状第12-22页
    第一节 我国司法实践的适用情况统计第12-17页
        一、按年份对适用实质性相似标准的判决数量分析第12-13页
        二、按地域对适用实质性相似标准的判决数量分析第13-14页
        三、法院认定构成实质性相似的判决数量分析第14-16页
        四、根据观察者主体判断实质性相似的判决数量分析第16-17页
    第二节 我国司法实践暴露的问题第17-22页
        一、美术作品的独创性界定不清第18-19页
        二、作品比对相似度偏高第19-20页
        三、侵权认定思路存在误区第20页
        四、实质性相似认定无依据第20-22页
第二章 实质性相似的法律属性及其判定规则第22-31页
    第一节 实质性相似的法律属性第22-23页
    第二节 实质性相似的判定规则第23-27页
        一、实质性相似的判定前提第23-26页
        二、实质性相似的判定方法第26-27页
    第三节 美国司法实践的具体运用第27-31页
        一、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法第28-29页
        二、整体概念和感觉测试法第29-31页
第三章 美术作品实质性相似判断的特殊性第31-35页
    第一节 与文字作品的比较考察第31-34页
        一、美术作品的表达体现于形式第31-32页
        二、美术作品的非引注性第32-33页
        三、美术作品复制的非等同性第33页
        四、美术作品的“实质性相似”着重于“质”的考量第33-34页
    第二节 各种检测方式对于美术作品的适用性第34-35页
第四章 美术作品实质性相似判断的完善第35-45页
    第一节 美术作品独创性表达的界定第35-39页
        一、作品的解构与分析第35-38页
        二、排除作品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第38-39页
    第二节 美术作品独创性程度的区分第39-40页
    第三节 实质性相似判断的观察者主体选择第40-43页
        一、不同主体的各自局限性第41-43页
        二、观察者主体标准的构建第43页
    第四节 细节 对比和整体感觉测试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楼盘名称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民法上的重婚界定及其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