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GSH响应的聚合物前药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前药技术第11-12页
    1.3 纳米给药系统第12-13页
    1.4 基于前药的纳米给药系统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第13-16页
        1.4.1 包封有前药的Nano-DDS第13-14页
        1.4.2 基于小分子前药的Nano-DDS第14-15页
        1.4.3 基于聚合物前药的Nano-DDS第15-16页
    1.5 基于前药的刺激响应型Nano-DDS第16-18页
        1.5.1 pH-敏感型前药Nano-DDS第16-17页
        1.5.2 还原响应型前药Nano-DDS第17页
        1.5.3 酶-触发型前药Nano-DDS第17-18页
        1.5.4 外部刺激-触发型前药Nano-DDS第18页
        1.5.5 多重-响应型前药Nano-DDS第18页
    1.6 聚合物胶束第18-20页
    1.7 长循环Nano-DDS第20-21页
        1.7.1 长循环Nano-DDS的生理基础第20页
        1.7.2 长循环Nano-DDS的获得策略第20-21页
    1.8 6-巯基嘌呤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第21-22页
    1.9 谷胱甘肽敏感的6-MP前药第22-25页
    1.10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第25-27页
第2章 两亲性聚合物前药的制备及表征第27-34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1 仪器与材料第28-29页
        2.2.2 小分子前药顺-3-(9H-嘌呤-6-巯基)丙烯酸(PTA)的制备第29页
        2.2.3 聚合物前药PTA-聚乙二醇单甲醚(PTA-mPEG)的制备第29-30页
        2.2.4 PTA及PTA-mPEG的化学结构表征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2.3.1 PTA及PTA-mPEG的制备第30-31页
        2.3.2 红外光谱分析第31-32页
        2.3.3 核磁光谱分析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PTA-mPEG聚合物前药胶束的制备及表征第34-45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3.2.1 实验材料与器材第35页
        3.2.2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制备第35-36页
        3.2.3 谷胱甘肽溶液的配置第36页
        3.2.4 PTA-mPEG聚合物前药胶束的制备第36页
        3.2.5 胶束的形态研究第36-37页
        3.2.6 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的检测第37页
        3.2.7 荧光光谱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第37页
        3.2.8 贮存稳定性研究第37-38页
        3.2.9 谷胱甘肽敏感性研究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3.3.1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制备机理第38-39页
        3.3.2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形态分析第39页
        3.3.3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平均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的表征第39-40页
        3.3.4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第40-41页
        3.3.5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贮存稳定性第41-42页
        3.3.6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谷胱甘肽敏感性第42-43页
    3.4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释药研究第45-51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4.2.1 实验材料与器材第45-46页
        4.2.2 6-巯基嘌呤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6页
        4.2.3 谷胱甘肽浓度对聚合物前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第46-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4.3.1 6-巯基嘌呤的标准曲线第47页
        4.3.2 聚合物胶束的响应性释放行为第47-50页
    4.4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体外细胞实验及长循环研究第51-58页
    5.1 引言第51-52页
    5.2 实验部分第52-55页
        5.2.1 实验材料与器材第52-53页
        5.2.2 细胞培养第53页
        5.2.3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第53-54页
        5.2.4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细胞摄取实验第54页
        5.2.5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长循环实验第54-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5.3.1 体外细胞毒性第55-56页
        5.3.2 细胞摄取第56页
        5.3.3 长循环实验第56-57页
    5.4 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60页
    6.1 全文总结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银杏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