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的法定来源及权利属性 | 第13-20页 |
第一节 赠与合同的性质 | 第13-15页 |
一、赠与合同的无偿性 | 第13-14页 |
二、赠与合同的诺成性 | 第14页 |
三、赠与合同权利义务不对称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任意撤销权的法定来源及性质 | 第15-16页 |
一、任意撤销权的法定来源 | 第15页 |
二、任意撤销权的性质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行使的法定限制 | 第16-20页 |
一、法定限制的前提条件 | 第16页 |
二、法定限制的具体内容 | 第16-17页 |
三、“道德义务性质”赠与释义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道德义务性质”在亲属间赠与合同的样本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判决的样本描述 | 第20-26页 |
一、取样过程 | 第20-22页 |
二、数据统计 | 第22-26页 |
第二节 纠纷及裁判结论的相关因素解析 | 第26-30页 |
一、纠纷发生的时间和地域 | 第26-27页 |
二、纠纷发生主体及诉讼理由 | 第27-28页 |
三、生效判决的审级及对原审判决的改判率 | 第28页 |
四、任意撤销权有关的判决结论及裁判理由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道德义务性质”在亲属间赠与合同的类型化分析 | 第30-42页 |
第一节 亲属间赠与合同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具体类型及分析 | 第30-36页 |
一、父母离婚协议中对未成年子女的赠与 | 第31-33页 |
二、无法定抚养义务的亲属间因扶养或扶助产生的赠与给付 | 第33-36页 |
第二节 亲属之间赠与合同不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具体类型及分析.. | 第36-42页 |
一、父母对成年子女的赠与 | 第36-38页 |
二、同辈亲属间赠与 | 第38-39页 |
三、配偶在婚姻存续期间的相互赠与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道德义务性质”对亲属间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排除的功能分析 | 第42-47页 |
第一节 立法的功能导向 | 第42-44页 |
一、保护合同意思自治,鼓励财产人自由处分权 | 第43页 |
二、平衡赠与双方利益 | 第43-44页 |
三、鼓励有建设性的人伦义务履行 | 第44页 |
第二节 司法的社会效果 | 第44-47页 |
一、尊重个体自由,确保法律人格的主体地位 | 第45页 |
二、维护家庭价值,培育善良风俗 | 第45页 |
三、合理评估并预期自身及他人的权益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