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个人数字存档概念解析与理论支撑 | 第20-30页 |
2.1 个人数字存档的概念解析 | 第20-26页 |
2.1.1 个人数字存档的内涵 | 第20-25页 |
2.1.2 个人数字存档的特征 | 第25-26页 |
2.2 个人数字存档的理论支撑 | 第26-30页 |
2.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前端控制思想 | 第27-28页 |
2.2.3 档案记忆观 | 第28-30页 |
3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30-44页 |
3.1 调查背景与思路 | 第30-32页 |
3.1.1 调查背景 | 第30-31页 |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31页 |
3.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32-44页 |
3.2.1 调查样本人口学特征 | 第32-33页 |
3.2.2 大学生个人数字档案的形成与分布状况 | 第33-35页 |
3.2.3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意识 | 第35-37页 |
3.2.4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行为 | 第37-42页 |
3.2.5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挑战与前景认识 | 第42-44页 |
4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44-53页 |
4.1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主要问题 | 第44-47页 |
4.1.1 大学生存档意识虽较高但不同年级和学科间的差异明显 | 第44-45页 |
4.1.2 大学生对数字存档工具和技术存在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 | 第45页 |
4.1.3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行动力不足且存档策略应用单一 | 第45-46页 |
4.1.4 用户隐私和存档安全是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最大难题 | 第46-47页 |
4.2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应对策略 | 第47-53页 |
4.2.1 机构提前介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个人数字存档意识 | 第47-49页 |
4.2.2 辩证看待数字存档技术,合理利用个人数字存档工具 | 第49-50页 |
4.2.3 积极运用个人数字存档策略,规范个人数字存档行为 | 第50-52页 |
4.2.4 多项措施并举,保障个人数字存档中的用户隐私安全 | 第52-53页 |
5 结语 | 第53-55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3-54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5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与奖励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