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行政公益诉讼中诉的利益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导论第8-16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研究背景第8-9页
        2. 研究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14页
        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第9-12页
        2. 诉的利益第12-14页
    (三)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4-16页
        1. 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创新之处第15-16页
二、诉的利益之解析第16-19页
    (一) 诉的利益之内涵第16-18页
        1. 诉的利益之利益认可依据第16-17页
        2. 诉的利益之构成第17-18页
    (二) 诉的利益之功能第18-19页
        1. 消极功能向积极功能的转变第18页
        2. 积极功能的运作方式第18-19页
三、行政公益诉讼中诉的利益之解读第19-29页
    (一) 诉的利益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契合第19-21页
        1. 诉的利益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适用第19-20页
        2. 诉的利益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价值第20-21页
        3. 诉的利益与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和受案范围的关系第21页
    (二) 行政公益诉讼中诉的利益之公共利益第21-25页
        1. 公共利益含义的剖析第21-22页
        2. 公共利益成为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之原因第22-25页
        3. 诉的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平衡第25页
    (三) 行政公益诉讼中诉的利益之标准第25-29页
        1. 行政公益诉讼中主观诉的利益标准第26-27页
        2. 行政公益诉讼中客观诉的利益标准第27-29页
四、诉的利益标准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应用第29-39页
    (一)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第29-36页
        1. 检察机关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第30-32页
        2. 公民原告资格的取得基础第32-33页
        3. 社会性组织原告资格的现实基础第33-34页
        4. 行政机关组织不适合具备原告资格第34-36页
    (二)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中受案范围的认定第36-39页
        1. 试点工作中受案范围的局限第36-37页
        2. 客观诉的利益标准下受案范围的拓展第37-38页
        3. 受案范围的具体类型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程序正义视角下的法院曝光执行方式研究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