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城市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城市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的危害 | 第10页 |
·城市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的调查 | 第10-14页 |
·检查井沉降原因分析及研究目标 | 第14-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桩纵向振动理论 | 第16-18页 |
·桩土间的动力相互作用 | 第18-20页 |
·土的最大剪切模量 | 第20-2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交通荷载作用下检查井纵向振动分析 | 第24-38页 |
·交通荷载模型 | 第24-26页 |
·交通荷载的特点 | 第24-25页 |
·交通荷载的模拟 | 第25-26页 |
·定解问题的建立 | 第26-28页 |
·定解问题的求解 | 第28-33页 |
·第一段检查井的求解 | 第28-30页 |
·第二段检查井的求解 | 第30-33页 |
·检查井沉降曲线分析 | 第33-35页 |
·参数赋值 | 第33-34页 |
·检查井沉降曲线 | 第34-35页 |
·检查井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井侧土体弹性系数的影响 | 第35页 |
·井侧土体粘性系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检查井埋深的影响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3 交通荷载作用下检查井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8-52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8-39页 |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39-41页 |
·ANSYS功能简介 | 第41-42页 |
·有限元分析在检查井沉降过程的几个问题 | 第42-44页 |
·交通荷载模型 | 第42页 |
·接触问题 | 第42-43页 |
·本构关系问题 | 第43-44页 |
·大变形问题 | 第44页 |
·检查井沉降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 | 第44-50页 |
·基本假定和计算简图 | 第44-45页 |
·影响检查井沉降的参数分析 | 第45-48页 |
·工程实例 | 第48-49页 |
·检查井沉降稳定时间分析 | 第49-50页 |
·检查井沉降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比较 | 第50-51页 |
·检查井绝对沉降与相对沉降 | 第50页 |
·检查井沉降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比较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室内回填土材料试验 | 第52-68页 |
·试验目的 | 第52页 |
·回填土材料为砂、级配砂石的压缩模量试验 | 第52-57页 |
·试验方案 | 第52-53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53-57页 |
·回填土材料为塘渣、粉土、粉质粘土和粘土的压缩模量试验 | 第57-61页 |
·塘渣试验 | 第58页 |
·粉土、粉质粘土和粘土试验 | 第58-61页 |
·压缩模量值与弹性模量值换算 | 第61-64页 |
·理论推导 | 第61-63页 |
·砂和级配砂石的压缩模量值与弹性模量值换算 | 第63页 |
·塘渣的压缩模量值与弹性模量值换算 | 第63页 |
·粉土、粉质粘土和粘土的压缩模量值与弹性模量值换算 | 第63-64页 |
·回填土边界土质情况变化时的讨论 | 第64-65页 |
·沟槽放坡角度变化时的讨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