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探区页岩气单井地质综合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页岩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技术方法 | 第12-13页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15-19页 |
2.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5-16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18页 |
2.3 埋藏史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 第19-29页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9-22页 |
3.2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2-23页 |
3.3 单井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 第23-26页 |
3.4 泥页岩厚度统计 | 第26-27页 |
3.5 地层发育特征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29-34页 |
4.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及特征 | 第29-30页 |
4.2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 第30-34页 |
4.2.1 JQ1井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第30-31页 |
4.2.2 JQ2井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第31-34页 |
第五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4-42页 |
5.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第34-38页 |
5.1.1 颜色特征 | 第34页 |
5.1.2 岩石类型 | 第34-36页 |
5.1.3 沉积构造 | 第36-38页 |
5.2 研究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8-40页 |
5.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40-42页 |
5.3.1 单井相分析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富有机质页岩特征 | 第42-61页 |
6.1 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7页 |
6.1.1 有机质丰度 | 第42-43页 |
6.1.2 有机质类型 | 第43-44页 |
6.1.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4页 |
6.1.4 天然气组分 | 第44-45页 |
6.1.5 碳同位素 | 第45-47页 |
6.2 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 | 第47-59页 |
6.2.1 储层岩性及矿物特征 | 第47-52页 |
6.2.2 储集空间类型 | 第52-54页 |
6.2.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4-56页 |
6.2.4 氩离子抛光-SEM | 第56-58页 |
6.2.5 CT扫描 | 第58-59页 |
6.3 页岩气含气量 | 第59-61页 |
6.3.1 页岩总解吸气量 | 第59-60页 |
6.3.2 吸附气含量 | 第60-61页 |
第七章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 | 第61-67页 |
7.1 页岩气成藏条件 | 第61-63页 |
7.1.1 生烃条件 | 第61页 |
7.1.2 储集条件 | 第61页 |
7.1.3 盖层及保存条件 | 第61-62页 |
7.1.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62-63页 |
7.2 资源勘探潜力分析 | 第63-67页 |
7.2.1 页岩气评价标准 | 第63页 |
7.2.2 JQ1井页岩气资源潜力 | 第63-64页 |
7.2.3 JQ2井页岩气资源潜力 | 第64-67页 |
第八章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