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行政化背景下的村民小组治理机制研究--以鄂西南地区S村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研究 | 第10-15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5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 第17-19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7 田野与方法 | 第19-21页 |
1.8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2 村级组织行政化背景 | 第22-28页 |
2.1 S村村委会介绍 | 第22页 |
2.2 村委会行政化的表现 | 第22-23页 |
2.3 国家规范的治理及其困境 | 第23-25页 |
2.4 村组治理结构 | 第25-27页 |
2.5 小结 | 第27-28页 |
3 村民小组治理的社会基础 | 第28-38页 |
3.1 村民小组:生活与认同单位 | 第28-29页 |
3.2 村民小组的互助文化传统 | 第29-32页 |
3.3 村民小组长的社会权威与治理基础 | 第32-36页 |
3.4 小结:村民小组长的治理功能 | 第36-38页 |
4 村民小组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 | 第38-45页 |
4.1 村庄精英的常态性吸纳 | 第38-40页 |
4.2 治理资源的公共性转化 | 第40-41页 |
4.3 民主协商的积极性激励 | 第41-42页 |
4.4 社会性事务的扁平型治理 | 第42-43页 |
4.5 小结:作为治理主体的村民小组 | 第43-45页 |
5 结论与启示 | 第45-49页 |
5.1 结论与发现 | 第45-47页 |
5.2 启示与反思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