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血栓类疾病简介 | 第14-15页 |
1.2 血小板聚集与P2Y12受体 | 第15页 |
1.3 目前的抗血小板药物 | 第15-21页 |
1.3.1 环氧化酶-1受体抑制剂 | 第15-16页 |
1.3.2 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 | 第16-19页 |
1.3.3 非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抑制剂 | 第19-21页 |
1.3.4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 第21页 |
1.4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抗凝血候选化合物筛选 | 第24-44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4-32页 |
2.1.1 体内抗凝血活性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 | 第24-26页 |
2.1.2 出血风险性评价 | 第26-27页 |
2.1.3 体外稳定性研究 | 第27-32页 |
2.1.4 QR02001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 第32页 |
2.2 结果 | 第32-43页 |
2.2.1 候选化合物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出血时间 | 第32-38页 |
2.2.2 候选化合物的体外稳定性 | 第38-41页 |
2.2.3 QR02001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 第41-43页 |
2.3 讨论 | 第43-44页 |
第3章 QR02001的药效学研究 | 第44-60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44-52页 |
3.1.1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评价 | 第44-46页 |
3.1.2 出血风险性评价 | 第46-47页 |
3.1.3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尾部血栓的影响评价 | 第47-48页 |
3.1.4 对颈部动静脉旁路丝线法致大鼠血栓的影响评价 | 第48-49页 |
3.1.5 对CYP2C19的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第49-50页 |
3.1.6 对人血浆的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第50-52页 |
3.2 结果 | 第52-58页 |
3.2.1 QR02001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2 QR02001的出血风险性 | 第53-54页 |
3.2.3 QR02001对小鼠尾部血栓形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4 QR02001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第55页 |
3.2.5 QR02001对CYP2C19的体外代谢稳定性 | 第55-57页 |
3.2.6 QR02001对人血浆的体外代谢稳定性 | 第57-58页 |
3.3 讨论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