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结直肠癌基本资料 | 第11页 |
1.2 直肠癌的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1.3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 第13-14页 |
1.4 直肠癌诊断 | 第14页 |
1.5 直肠癌的治疗 | 第14-21页 |
1.5.1 可切除的非转移性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 第14-15页 |
1.5.2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 | 第15-17页 |
1.5.3 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结扎位置之争 | 第17-19页 |
1.5.4 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静脉结扎位置之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24页 |
2.1.1 病例收集及剔除 | 第21-22页 |
2.1.2 患者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2.2 手术设备及一般处理 | 第24页 |
2.2.1 主要手术器械和设备 | 第24页 |
2.2.2 手术组及一般处理 | 第24页 |
2.3 手术流程及数据处理 | 第24-28页 |
2.3.1 建立操作平台 | 第24-25页 |
2.3.2 探查腹腔 | 第25页 |
2.3.3 寻找并进入Toldt间隙 | 第25页 |
2.3.4 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 | 第25页 |
2.3.5 结扎肠系膜下静脉(IMV) | 第25-26页 |
2.3.6 游离结直肠 | 第26页 |
2.3.7 移除标本与重建消化道 | 第26页 |
2.3.8 标本处理 | 第26-27页 |
2.3.9 评价指标 | 第27页 |
2.3.10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8-41页 |
3.1 两组的手术方式 | 第28页 |
3.2 两组的手术学指标对比 | 第28-31页 |
3.3 两组的肿瘤学指标对比 | 第31-33页 |
3.4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对比 | 第33页 |
3.5 术后随访资料 | 第33-41页 |
3.5.1 随访患者基础资料 | 第33-36页 |
3.5.2 随访患者的功能评分 | 第36-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4页 |
4.1 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是否能达到肿瘤治疗原则 | 第41-42页 |
4.2 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是否安全可行 | 第42页 |
4.3 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的临床疗效 | 第42-43页 |
4.4 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的潜在优势及未来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1.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 第44页 |
2.低位结扎肠系膜下静脉符合术后快速康复的要求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综述 | 第55-73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