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8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二)研究内容第7-8页
    (三)研究思路第8页
    (四)研究方法第8-9页
    (五)创新之处第9-10页
    (六)研究综述第10-18页
一、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关于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第18-33页
    (一)研究设计第18-19页
        1.样本选择及描述第18-19页
        2.类目建构第19页
    (二)范长江与斯诺夫妇作品内容分析第19-33页
        1.作品数量分析第20页
        2.作品主题及重点报道内容分析第20-25页
        3.作品体裁分析第25-28页
        4.表达方式分析第28-29页
        5.修辞手法分析第29-31页
        6.语气分析第31-33页
二、范长江与斯诺夫妇不同阶段对中国的报道内容及特征第33-57页
    (一)1937 年以前:以红军长征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运动为主第33-43页
        1.范长江:描绘中国的悲惨社会图景第33-36页
        2.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和红军长征第36-40页
        3.海伦·福斯特·斯诺:展现中国的革命现实第40-43页
    (二)1937-1949 年:以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抗日战争为主第43-51页
        1.范长江:记录战争中的中国第44-46页
        2.埃德加·斯诺:对战争和政治局势进行思考第46-48页
        3.海伦·福斯特·斯诺:将在中国的经历写成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第48-51页
    (三)1949 年以后:以新中国建设为主第51-57页
        1.埃德加·斯诺:60年代之后记录新中国的建设成果第51-54页
        2.海伦·福斯特·斯诺:重走当年采访之路,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变化第54-57页
三、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的观照角度不同的原因第57-68页
    (一)人生阅历不同第57-64页
        1.教育背景不同第57-60页
        2.个人经历不同第60-64页
    (二)思想观念不同第64-68页
        1.范长江:来自革命运动中的新闻思想第64-65页
        2.斯诺夫妇:受到宗教和教育双重影响的职业信仰第65-68页
四、范长江与斯诺夫妇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第68-80页
    (一)文学价值: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的传世经典第68-71页
    (二)传播价值:让更多同时代的人了解中国第71-74页
    (三)历史价值:记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中国的珍贵史料第74-76页
    (四)精神价值:值得后辈学习的新闻精神第76-80页
结语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1 范长江、斯诺、海伦作品整理第87-113页
附录2 《续西行漫记》中《八十六人略历》名单第113-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回转结构的语义SLAM方法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