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1.1 聚酰亚胺薄膜概述 | 第13-17页 |
1.2 聚酰亚胺膜表面涂层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2.1 金属涂层 | 第17页 |
1.2.2 热控涂层 | 第17页 |
1.2.3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 | 第17页 |
1.2.4 我国聚酰亚胺材料及表面涂层技术概况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19-34页 |
2.1 主要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2.1.1 采用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 第19-21页 |
2.1.1.1 基板表面处理工艺选择 | 第20页 |
2.1.1.2 底涂层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20页 |
2.1.1.3 中间涂层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20-21页 |
2.1.1.4 面涂层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21页 |
2.1.1.5 涂装工艺研究 | 第21页 |
2.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 第21-22页 |
2.2 试验原材料及主要设备仪器 | 第22-23页 |
2.2.1 试验原材料 | 第22-23页 |
2.2.2 主要设备仪器 | 第23页 |
2.3 底/中/面涂层的基本配方 | 第23-25页 |
2.4 底涂层树脂合成、配漆工艺及流程 | 第25-26页 |
2.4.1 树脂合成工艺 | 第25-26页 |
2.4.2 研磨工艺 | 第26页 |
2.4.3 底涂层工艺流程简图 | 第26页 |
2.5 中间涂层树脂合成、配漆工艺及流程 | 第26-27页 |
2.5.1 合成工艺 | 第26页 |
2.5.2 研磨工艺 | 第26-27页 |
2.5.3 中间涂层涂料工艺流程简图 | 第27页 |
2.6 面涂层树脂合成、配漆工艺及流程 | 第27-28页 |
2.6.1 合成工艺 | 第27页 |
2.6.2 研磨工艺 | 第27-28页 |
2.6.3 中间涂层涂料工艺流程简图 | 第28页 |
2.7 涂装工艺 | 第28-29页 |
2.8 表征及评价 | 第29-34页 |
2.8.1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29页 |
2.8.2 固含量和转化率的测定 | 第29-30页 |
2.8.3 附着力 | 第30-32页 |
2.8.4 柔韧性 | 第32页 |
2.8.5 冲击强度 | 第32页 |
2.8.6 耐水性 | 第32页 |
2.8.7 人工老化 | 第32页 |
2.8.8 交变湿热试验 | 第32页 |
2.8.9 温度冲击试验 | 第32-33页 |
2.8.10 高温试验 | 第33页 |
2.8.11 低温试验 | 第33页 |
2.8.12 颜色、布局和比例 | 第33页 |
2.8.13 电阻率测试 | 第33页 |
2.8.14 耐紫外辐照 | 第33页 |
2.8.15 综合辐照 | 第33页 |
2.8.16 色彩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63页 |
3.1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处理工艺选择 | 第34页 |
3.1.1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清洗 | 第34页 |
3.1.2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活化处理 | 第34页 |
3.2 底涂层体系的选择 | 第34-44页 |
3.2.1 硅烷偶联剂的选择 | 第35-36页 |
3.2.2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 第36-37页 |
3.2.3 底涂层的选择与确定 | 第37-43页 |
3.2.3.1 底涂层树脂体系的选择 | 第37-38页 |
3.2.3.2 底涂层树脂合成 | 第38页 |
3.2.3.3 固化剂的选择 | 第38-41页 |
3.2.3.4 底涂层溶剂体系的选择 | 第41-43页 |
3.2.3.4.1 溶胀聚酰亚胺薄膜的溶剂的选择 | 第41-42页 |
3.2.3.4.2 底涂层溶剂体系的确定 | 第42页 |
3.2.3.4.3 混合溶剂配比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4 底涂层颜填料体系的确定及前处理 | 第43-44页 |
3.2.4.1 底涂层颜填料体系的确定 | 第43-44页 |
3.2.4.2 底涂层颜填料的前处理 | 第44页 |
3.3 中间涂层涂料的选择与确定 | 第44-60页 |
3.3.1 中间涂层涂料用树脂的确定 | 第44-49页 |
3.3.1.1 有机硅树脂 | 第45-48页 |
3.3.1.2 聚酯树脂选择 | 第48-49页 |
3.3.2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合成 | 第49-55页 |
3.3.2.1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工艺种类分析 | 第49-51页 |
3.3.2.2 氯硅烷水解 | 第51-52页 |
3.3.2.3 甲基苯基单体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3.3.2.4 原料加入顺序的影响 | 第53页 |
3.3.2.5 原料中酸的含量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2.6 水解缩合反应的时间 | 第55页 |
3.3.2.7 硅中间物的红外表征 | 第55页 |
3.3.3 硅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 第55-59页 |
3.3.3.1 硅醇中间体的用量对耐水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3.2 硅醇中间体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 第57页 |
3.3.3.3 硅醇中间体的用量对耐热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3.4 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 第58-59页 |
3.3.4 面涂层树脂体系的确定 | 第59页 |
3.3.5 中间涂层、面层颜填料体系的选择 | 第59-60页 |
3.4 施工工艺研究与确定 | 第60-63页 |
3.4.1 制版对涂装影响 | 第61页 |
3.4.2 涂料粘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3.4.3 干燥条件的影响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