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论文

超临界CO2与页岩相互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第12-18页
        1.2.1 页岩气开发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页岩气储层封存CO_2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 超临界CO_2与页岩相互作用研究概述第18-22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实验研究方法及设备第26-36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6-30页
        2.1.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1.2 试样准备第27-28页
        2.1.3 实验仪器第28-30页
    2.2 页岩表征第30-34页
        2.2.1 页岩组分第30-31页
        2.2.2 表面性质及形貌第31页
        2.2.3 孔隙结构第31-34页
    2.3 页岩的力学参数测试第34-36页
3 页岩的微观结构及地化参数测试与分析第36-44页
    3.1 页岩地化参数分析第36-37页
    3.2 页岩表面形貌及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第37-42页
        3.2.1 页岩的表面形貌第37-38页
        3.2.2 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第38-42页
    3.3 页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超临界CO_2对页岩物理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第44-68页
    4.1 实验研究方法第44-45页
    4.2 超临界CO_2对页岩物理性质及矿物组分的影响第45-50页
        4.2.1 页岩表面上的官能团性质第45-46页
        4.2.2 表面形貌的变化第46-47页
        4.2.3 矿物组分的变化第47-50页
    4.3 超临界CO_2对页岩微观孔结构的影响第50-65页
        4.3.1 页岩的吸附等温线第50-52页
        4.3.2 页岩的孔结构参数分析第52-58页
        4.3.3 孔径分布及其变化对流动影响的分析第58-61页
        4.3.4 页岩孔结构分形特征的分析第61-65页
    4.4 本章小节第65-68页
5 不同相态CO_2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第68-96页
    5.1 实验研究方法第68-69页
    5.2 页岩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分析第69-78页
    5.3 页岩试样的力学强度第78-83页
    5.4 页岩试样的弹性模量第83-84页
    5.5 页岩试样的破坏模式第84-88页
    5.6 理论分析第88-93页
        5.6.1 页岩吸附CO_2导致强度弱化第88-91页
        5.6.2 页岩吸附CO_2引起变形第91-93页
    5.7 本章小节第93-9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6-100页
    6.1 主要结论第96-98页
    6.2 创新点第98-99页
    6.3 展望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6页
附录第116-117页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6页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6-117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驱替页岩上吸附CH4的动态学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CO2压裂页岩复杂裂缝形成机理及等效渗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