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小麦耗水特性 | 第12-13页 |
1.2.2 小麦节水栽培的生理基础 | 第13-14页 |
1.2.3 主要农艺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4 DSSAT作物模型的意义和研究应用进展 | 第16-17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灌溉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2.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2.2.2 田间试验设计及试验数据收集 | 第19-20页 |
2.2.3 CERES-Wheat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20-21页 |
2.2.4 灌溉情景设置 | 第21-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3.1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23-24页 |
2.3.2 不同降水年型下灌溉方式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不同年型下灌溉方式对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4 不同灌溉模式的小麦经济效益分析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30-51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3.2.1 试验地概况 | 第31页 |
3.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31-33页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3-34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8页 |
3.3.1 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产量的综合效应 | 第36页 |
3.3.2 灌溉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 限水灌溉下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37-43页 |
3.3.4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43-48页 |
3.4 讨论 | 第48-50页 |
3.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DSSAT模型的限水灌溉模式下小麦最佳密度和氮肥模式研究 | 第51-63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4.2.1 试验地概况 | 第52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52-53页 |
4.2.3 CERES-Wheat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53页 |
4.2.4 情景策略设置 | 第53-55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5-62页 |
4.3.1 模型建立和验证 | 第55-56页 |
4.3.2 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土壤氮残留和氮素利用影响的模拟 | 第56-59页 |
4.3.3 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第59-60页 |
4.3.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0页 |
4.3.5 风险分析 | 第60-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周年灌溉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63-72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7页 |
5.2.1 试验地概况 | 第63页 |
5.2.2 田间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63-64页 |
5.2.3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64-65页 |
5.2.4 情景设置 | 第65页 |
5.2.5 数据分析 | 第65-6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5.3.1 模型建立和验证 | 第67-68页 |
5.3.2 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模拟 | 第68页 |
5.3.3 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来源 | 第68-70页 |
5.3.4 不同降水年型下灌溉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5.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黄淮海平原小麦水足迹的优化策略分析 | 第72-84页 |
6.1 引言 | 第72-73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6.2.1 试验地概况 | 第73页 |
6.2.2 田间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73页 |
6.2.3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73页 |
6.2.4 情景策略设置 | 第73-74页 |
6.2.5 水足迹计算方法 | 第74-75页 |
6.2.6 数据分析 | 第75-76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76-80页 |
6.3.1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76-77页 |
6.3.2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水足迹影响的模拟 | 第77-79页 |
6.3.3 与水足迹相关参数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79-80页 |
6.4 讨论 | 第80-83页 |
6.4.1 DSSAT模型用于分析作物水足迹的方法评价 | 第81页 |
6.4.2 氮肥和灌溉量对小麦和玉米水足迹的影响 | 第81-82页 |
6.4.3 关于优化的灌溉和氮肥策略 | 第82-83页 |
6.5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0页 |
作者简历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