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高速公路研究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3 关键技术 | 第20页 |
1.4 本章小节 | 第20-21页 |
第2章 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事故特点 | 第21-28页 |
2.1 辽宁省恶劣天气分类标准研究 | 第21-22页 |
2.2 恶劣天气下辽宁省高速公路事故分析 | 第22-25页 |
2.3 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1 雨天行车 | 第25页 |
2.3.2 雪天行车 | 第25-26页 |
2.3.3 雾天行车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交通流特性的高速公路主动管理方法研究 | 第28-55页 |
3.1 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28-38页 |
3.1.1 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量特性分析 | 第28-34页 |
3.1.2 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车道占有率特性分析 | 第34页 |
3.1.3 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速度特性分析 | 第34-38页 |
3.2 基于交通流特性的高速公路主动管理方法研究 | 第38-54页 |
3.2.1 速度协调控制法 | 第39-47页 |
3.2.2 排队预警控制法 | 第47-51页 |
3.2.3 动态混合控制法 | 第51-52页 |
3.2.4 动态信息及路径诱导法 | 第52-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辽宁省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主动管理系统设计 | 第55-70页 |
4.1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分析 | 第55-58页 |
4.1.1 现状分析 | 第55-58页 |
4.1.2 存在问题 | 第58页 |
4.2 系统建设目标及框架设计 | 第58-62页 |
4.2.1 系统建设目标 | 第58-59页 |
4.2.2 系统框架设计 | 第59-62页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62-69页 |
4.3.1 天气监测系统 | 第63页 |
4.3.2 信息传播系统 | 第63-64页 |
4.3.3 交通控制系统 | 第64-65页 |
4.3.4 紧急事态反应和处理系统 | 第65-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主动管理系统应用 | 第70-88页 |
5.1 辽宁省某高速公路管理控制系统分析 | 第70-85页 |
5.1.1 采集系统 | 第70-73页 |
5.1.2 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 第73-76页 |
5.1.3 中央控制系统 | 第76-77页 |
5.1.4 交通流信息发布系统 | 第77-79页 |
5.1.5 功能子系统 | 第79-83页 |
5.1.6 系统简单应用 | 第83-85页 |
5.2 系统功能实现关键问题及技术 | 第85-87页 |
5.2.1 关键问题 | 第85-86页 |
5.2.2 关键技术 | 第86-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8-8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