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阴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6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2.1 一般材料 | 第15页 |
1.2.2 实验室检查 | 第15页 |
1.2.3 影像学检查 | 第15页 |
1.2.4 治疗及转归 | 第15页 |
1.3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2.结果 | 第16-24页 |
2.1 肺隐球菌患者临床资料 | 第16-19页 |
2.1.1 性别与年龄 | 第16页 |
2.1.2 基础疾病情况及吸烟史 | 第16-18页 |
2.1.3 接触史 | 第18页 |
2.1.4 临床表现 | 第18-19页 |
2.2 实验室检查 | 第19-20页 |
2.2.1 常规化验及血清荚膜多糖乳胶凝集试验 | 第19页 |
2.2.2 病原学检查 | 第19页 |
2.2.3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 第19-20页 |
2.3 胸部CT影像表现 | 第20-24页 |
2.3.1 肺隐球菌病病变范围 | 第20页 |
2.3.2 肺隐球菌病病变累及区域 | 第20页 |
2.3.3 肺隐球菌病病变影像特征 | 第20-21页 |
2.3.4 肺隐球菌病的 CT 伴随征象 | 第21-24页 |
2.4 治疗方法 | 第24页 |
3.讨论 | 第24-29页 |
4.小结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7-38页 |
综述 | 第38-4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