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水滑石类材料简述 | 第14-18页 |
1.2.1 水滑石插层材料的制备 | 第16-17页 |
1.2.2 水滑石插层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蒙脱石材料简介 | 第18-20页 |
1.3.1 蒙脱石插层材料制备 | 第18-19页 |
1.3.2 蒙脱石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杂环氨基酸简介 | 第20-21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计算化学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第一原理方法 | 第22-24页 |
2.1.1 BO近似 | 第22-23页 |
2.1.2 非相对论近似 | 第23-24页 |
2.1.3 轨道近似 | 第24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4-25页 |
2.2.1 DFT-D校正 | 第25页 |
2.3 Materials Studio8.0与Dmol3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理论研究 | 第28-48页 |
3.1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His-LDHs-MMT)理论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3.2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His-LDHs-MMT)复合物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3.3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His-LDHs-MMT)性质分析 | 第31-37页 |
3.3.1 不同复合物的微观模型及理论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3.3.2 复合物的XRD理论模拟 | 第32-33页 |
3.3.3 复合物的态密度分析 | 第33-35页 |
3.3.4 复合物的电荷密度分析 | 第35-36页 |
3.3.5 复合物的静电势分析 | 第36-37页 |
3.4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His-LDHs-MMT)相互作用分析 | 第37-46页 |
3.4.1 复合物层间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第38页 |
3.4.2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第38-41页 |
3.4.3 组氨酸插层蒙脱石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第41-44页 |
3.4.4 组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主客体相互作用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理论研究 | 第48-64页 |
4.1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Trp-LDHs-MMT)理论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4.2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Trp-LDHs-MMT)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4.3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Trp-LDHs-MMT)性质分析 | 第51-57页 |
4.3.1 不同复合物的微观模型及理论计算方法 | 第52页 |
4.3.2 复合物的XRD理论模拟 | 第52-53页 |
4.3.3 复合物的态密度分析 | 第53-55页 |
4.3.4 复合物的电荷密度分析 | 第55-56页 |
4.3.5 复合物的静电势分析 | 第56-57页 |
4.4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相互作用分析 | 第57-61页 |
4.4.1 复合物层间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 第57-58页 |
4.4.2 色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复合物主客体相互作用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64-65页 |
5.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