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濮凹陷含盐与无盐区烃源岩特征对比--以沙三段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2页
        1.2.1 东濮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古沉积环境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湖环境烃源岩研究存在问题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4页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第14-15页
        1.4.1 文献及基础资料收集第14-15页
        1.4.2 岩芯观察及采集第15页
        1.4.3 实验分析测试第15页
        1.4.4 论文及成果图件第15页
    1.5 主要进展及认识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7-23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第17-18页
    2.2 构造演化特征第18-19页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第19-21页
    2.4 生储盖组合第21-23页
第3章 东濮凹陷盐岩发育特征第23-31页
    3.1 东濮凹陷含盐层系岩性及地球物理特征第23-25页
        3.1.1 东濮凹陷含盐层系的岩性特征第23-25页
        3.1.2 东濮凹陷含盐层系的电性性特征第25页
    3.2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的剖面发育特征第25-26页
    3.3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第26-31页
        3.3.1 沙三下-沙四上盐平面分布规律第26-27页
        3.3.2 沙三中下盐平面分布规律第27-28页
        3.3.3 沙三中上盐平面分布规律第28-29页
        3.3.4 沙三上盐平面分布规律第29-31页
第4章 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对比第31-57页
    4.1 东濮凹陷沙三段不同含盐环境的平面划分第31-34页
        4.1.1 依据盐岩分布特征划分第31页
        4.1.2 东濮凹陷烃源岩地质特征第31-34页
    4.2 典型单井烃源岩地化特征剖析第34-41页
        4.2.1 含盐区典型单井剖析第34-37页
        4.2.2 过渡区典型单井剖析第37-39页
        4.2.3 无盐区典型单井剖析第39-41页
        4.2.4 不同含盐环境烃源岩单井剖析小结第41页
    4.3 东濮凹陷不同盐度环境地化特征综合对比第41-57页
        4.3.1 有机质丰度第41-46页
        4.3.2 有机质类型第46-53页
        4.3.3 有机质成熟度第53-57页
第5章 东濮凹陷不同盐度环境古环境、古生产力特征对比第57-76页
    5.1 古环境对比第58-64页
        5.1.1 定性评价古盐度和古气候第58-60页
        5.1.2 硼元素定量恢复古盐度第60-61页
        5.1.3 古环境综合评价第61-63页
        5.1.4 探讨古盐度与有机质丰度的关系第63-64页
    5.2 古生产力对比第64-67页
        5.2.1 古生产力的概念及恢复指标第64-65页
        5.2.2 定性评价沙三段古生产力第65-66页
        5.2.3 定量估算沙三段古生产力第66-67页
        5.2.4 不同盐度环境古生产力差异性分析第67页
    5.3 有机质来源类型对比第67-70页
        5.3.1 有机质的镜下特征第67-69页
        5.3.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69-70页
    5.4 有机质保存条件对比第70-76页
第6章 东濮凹陷不同环境的烃源岩形成模式第76-79页
第7章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 实验及分析数据第85-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研究
下一篇:东濮凹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识别及生排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