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8页 |
1.1 白血病概述及治疗现状 | 第14-15页 |
1.2 STAT信号通路及其在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1.3 miRNA表观遗传调控与白血病源性粒细胞分化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2.1.1 细胞系 | 第18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9-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4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2.2.2 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模型建立 | 第22页 |
2.2.3 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第22-23页 |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1b表达 | 第23页 |
2.2.5 q-PCR检测细胞中STAT1及相关转录因子mRNA表达 | 第23-25页 |
2.2.6 Westernblot检测STAT1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 | 第25-28页 |
2.2.7 STAT1蛋白活性调控对白血病细胞向粒系分化的影响 | 第28页 |
2.2.8 基因芯片筛选差异miRNA | 第28-29页 |
2.2.9 q-PCR验证miR-155-5p表达 | 第29-30页 |
2.2.10 miR-155-5p表达调控对白血病细胞向粒系分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11 miR-155-5p表达调控对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31页 |
2.2.12 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55-5p与STAT1潜在结合 | 第31页 |
2.2.13 STAT1mRNA3'UTR突变载体构建 | 第31页 |
2.2.14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miR-155-5p与STAT1互补结合位点 | 第31-32页 |
2.2.15 统计学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4-52页 |
3.1 ATRA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34-35页 |
3.2 ATRA诱导前后细胞表面CD11b表达水平变化 | 第35-37页 |
3.3 基因芯片筛选差异mRNA | 第37-38页 |
3.4 ATRA诱导前后STAT1mRNA表达水平变化 | 第38-39页 |
3.5 ATRA诱导前后STAT1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变化 | 第39-41页 |
3.6 ATRA诱导前后粒细胞分化关键转录因子表达变化 | 第41-42页 |
3.7 Fludarabine对STAT1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42-43页 |
3.8 Fludarabine抑制STAT1活性对白血病源性粒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3.9 Fludarabine抑制STAT1活性对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3.10 STAT1与粒细胞分化转录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3.11 基因芯片筛选差异miRNA | 第45-46页 |
3.12 ATRA诱导前后miR-155-5p表达水平变化 | 第46-47页 |
3.13 STAT1与miR-155-5p相关性分析 | 第47页 |
3.14 miR-155-5p表达调控对白血病源性粒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3.15 miR-155-5p表达调控对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8-49页 |
3.16 miR-155-5p与STAT1结合位点确定 | 第49-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