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岭地区施肥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1 水稻生产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1.2 水稻生产中肥料的使用情况 | 第12-13页 |
1.3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 第13-15页 |
1.3.1 水稻产量性状与氮肥的关系 | 第13-14页 |
1.3.2 水稻产量性状与磷肥的关系 | 第14页 |
1.3.3 水稻产量性状与钾肥的关系 | 第14-15页 |
1.3.4 其他肥料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15页 |
1.4 肥料之间的耦合配比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 第15页 |
1.5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研究 | 第15-17页 |
2 前言 | 第17-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3.2 试验地点选择 | 第19页 |
3.3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3.4 肥料施用方法与田间操作管理 | 第20-21页 |
3.4.1 肥料施用 | 第20页 |
3.4.2 试验田间操作管理 | 第20-21页 |
3.5 测定的性状与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3.5.1 水稻茎蘖动态 | 第21页 |
3.5.2 水稻产量性状 | 第21页 |
3.5.3 水稻产量 | 第21页 |
3.5.4 水稻生理特性 | 第21-22页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43页 |
4.1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第23-26页 |
4.2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26-34页 |
4.2.1 株高 | 第26-27页 |
4.2.2 有效穗数 | 第27-28页 |
4.2.3 穗长 | 第28-30页 |
4.2.4 穗实粒数 | 第30-31页 |
4.2.5 结实率 | 第31-32页 |
4.2.6 千粒重 | 第32-34页 |
4.3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4.3.1 理论产量 | 第34-35页 |
4.3.2 实收产量 | 第35-37页 |
4.4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4.4.1 抗倒性 | 第37-39页 |
4.4.2 抗病性 | 第39-40页 |
4.5 不同施肥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0-43页 |
5 讨论 | 第43-46页 |
5.1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第43页 |
5.2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4页 |
5.4 不同施肥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