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短肢剪力墙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认识第10-12页
        1.2.1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第10页
        1.2.2 短肢剪力墙的特点第10-11页
        1.2.3 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破坏的形式第11-12页
    1.3 短肢剪力墙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短肢剪力墙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第18-53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18-23页
        2.2.1 模型的相似关系第18-19页
        2.2.2 模型几何尺寸设计第19-20页
        2.2.3 模型的配筋设计第20-22页
        2.2.4 模型的材料第22-23页
        2.2.5 模型的制作第23页
    2.3 加载方案第23-25页
        2.3.1 加载装置第23-24页
        2.3.2 加载制度第24-25页
    2.4 测量的内容及方法第25-28页
        2.4.1 测量的内容第25页
        2.4.2 测点的布置及测量方法第25-28页
    2.5 试验结果分析第28-52页
        2.5.1 试验现象分析第28-34页
        2.5.2 裂缝发展及位移延性对比分析第34-35页
        2.5.3 滞回曲线分析第35-37页
        2.5.4 试验模型耗能分析第37-39页
        2.5.5 各试验模型骨架曲线对比第39-40页
        2.5.6 各试验模型正、反向加、卸载刚度退化分析第40-42页
        2.5.7 回归分析刚度退化规律曲线第42-44页
        2.5.8 各试验模型加、卸载刚度退化相对值研究第44-45页
        2.5.9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应变第45-48页
        2.5.10 节点核心区钢筋应变第48-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数值模拟分析第53-72页
    引言第53页
    3.1 拟静力分析理论第53-54页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54-59页
        3.2.1 单元的选取第55-56页
        3.2.2 材料的性质第56-57页
        3.2.3 建模方式的选取第57页
        3.2.4 有限元模型的设计第57-58页
        3.2.5 有限元加载与求解第58-59页
    3.3 试验与ANSYS模拟结果对比第59-61页
        3.3.1 首条裂缝开展的对比第59页
        3.3.2 无量纲化骨架曲线对比第59-61页
    3.4 不同肢厚比下骨架曲线与极限荷载对比第61-62页
    3.5 不同轴压比下构件受力分析第62-66页
        3.5.1 裂缝发展分析第62-65页
        3.5.2 骨架曲线对比第65页
        3.5.3 刚度退化分析第65-66页
        3.5.4 小结第66页
    3.6 不同混凝土强度下构件受力分析第66-71页
        3.6.1 滞回曲线分析第67页
        3.6.2 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对比第67-69页
        3.6.3 骨架曲线分析第69-70页
        3.6.4 刚度退化曲线第70-71页
    3.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T型短肢剪力墙节点恢复力模型第72-82页
    4.1 恢复力模型的介绍第72页
    4.2 建立T短肢剪力墙节点恢复力模型第72-80页
        4.2.1 无量纲化骨架曲线第72-73页
        4.2.2 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第73-74页
        4.2.3 建立三折线恢复力模型第74-77页
        4.2.4 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与试验、模拟结果对比第77-79页
        4.2.5 卸载刚度K2X与K4x计算式推导第79-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5.1 结论第82-83页
    5.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打开的风景--开放社区中公共艺术介入的形态研究
下一篇:论光与线性空间的作用--以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