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综述 | 第10-15页 |
1.1 植物免疫 | 第10-13页 |
1.1.1 激发子诱发植物防卫反应 | 第11页 |
1.1.2 激发子诱导气孔关闭 | 第11-13页 |
1.2 bZIP转录因子 | 第13-15页 |
1.2.1 bZIP参与信号调控 | 第13-14页 |
1.2.2 bZIP与其它蛋白互作 | 第14-15页 |
2 引言 | 第15-16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6-26页 |
3.1 材料 | 第16-18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3.1.2 载体 | 第16页 |
3.1.3 菌株 | 第16页 |
3.1.4 酶和化学试剂 | 第16页 |
3.1.5 培养基配制 | 第16-17页 |
3.1.6 试剂配制 | 第17-18页 |
3.2 方法 | 第18-26页 |
3.2.1 植物的种植 | 第18页 |
3.2.2 基因组DNA提取 | 第18页 |
3.2.3 植物总RNA提取 | 第18页 |
3.2.4 植物cDNA的合成 | 第18-19页 |
3.2.5 qPCR | 第19-20页 |
3.2.6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20页 |
3.2.7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20页 |
3.2.8 载体构建 | 第20-22页 |
3.2.9 AtbZIP2在保卫细胞中定位分析 | 第22页 |
3.2.10 AtbZIP2纯合突变体筛选验证 | 第22-23页 |
3.2.11 AtbZIP2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 | 第23页 |
3.2.12 干旱处理实验 | 第23页 |
3.2.13 AtbZIP2在不同激发子处理后的转录分析 | 第23页 |
3.2.14 气孔开度测量 | 第23页 |
3.2.15 保卫细胞中ROS、NO的检测 | 第23-24页 |
3.2.16 抗病性检测 | 第24页 |
3.2.17 胼胝质检测 | 第24页 |
3.2.18 酵母双杂交筛选AtbZIP2互作蛋白 | 第24-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4.1 AtbZIP2表达分析 | 第26-29页 |
4.1.1 AtbZIP2在拟南芥不同组织表达预测分析 | 第26页 |
4.1.2 AtbZIP2的进化分析 | 第26-27页 |
4.1.3 AtbZIP2在保卫细胞中定位分析 | 第27-28页 |
4.1.4 AtbZIP2的亚细胞定位 | 第28页 |
4.1.5 AtbZIP2响应Flg22的诱导 | 第28-29页 |
4.2 AtbZIP2纯合突变体的筛选与验证 | 第29页 |
4.3 AtbZIP2参与拟南芥的耐旱性 | 第29-30页 |
4.4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的气孔关闭 | 第30-31页 |
4.5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气孔ROS和NO的积累 | 第31-32页 |
4.6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气孔对PstDC3000的抗性 | 第32-33页 |
4.7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质外体对PstDC3000的抗性 | 第33-34页 |
4.8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对核盘菌的抗性 | 第34-35页 |
4.9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质外体胼胝质的积累 | 第35-36页 |
4.10 AtbZIP2互作蛋白的筛选验证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40页 |
5.1 研究AtbZIP2功能的理论依据是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 | 第38页 |
5.2 AtbZIP2参与拟南芥耐旱性 | 第38页 |
5.3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的气孔关闭 | 第38页 |
5.4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保卫细胞中ROS和NO的产生 | 第38页 |
5.5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气孔和质外体分别对PstDC3000的抗性 | 第38页 |
5.6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对核盘菌的抗性 | 第38页 |
5.7 AtbZIP2参与Flg22诱导质外体胼胝质的积累 | 第38-39页 |
5.8 AtbZIP2与FLS2、BIK1、RBOHD、sAPX、APX3不互作 | 第39-40页 |
6 讨论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