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香味相关物质的分析与废次烟叶中绿原酸的制备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烟叶中多酚物质的分析 | 第11-16页 |
| ·烟叶多酚概述 | 第11-13页 |
| ·绿原酸 | 第11-12页 |
| ·芸香苷 | 第12-13页 |
| ·莨菪亭 | 第13页 |
| ·烟叶多酚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 ·纸层析法 | 第14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14页 |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14-15页 |
| ·近红外光谱法 | 第15页 |
| ·气相色谱法 | 第15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5-16页 |
| ·卷烟烟气香味物质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 ·卷烟烟气的捕集方法 | 第16-18页 |
| ·剑桥滤片捕集 | 第16页 |
| ·静电沉降捕集 | 第16-17页 |
| ·冷阱捕集 | 第17页 |
| ·碰撞捕集 | 第17-18页 |
| ·卷烟烟气中香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酸性香味成分的分析 | 第18-19页 |
| ·中性香味成分的分析 | 第19-20页 |
| ·碱性香味成分的分析 | 第20-21页 |
| ·废次烟叶的综合利用概况 | 第21-22页 |
| ·烟碱 | 第21-22页 |
| ·茄尼醇 | 第22页 |
| ·植物蛋白 | 第22页 |
| ·烟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 | 第22-24页 |
| ·物理场强化法 | 第23页 |
| ·聚酰胺柱层析法 | 第23-24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24页 |
|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24页 |
| ·本文构思 | 第24-26页 |
| 第2章 胶束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烟叶中的多酚 | 第26-34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 ·仪器 | 第26页 |
| ·试剂 | 第26-27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 ·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调节剂的选择 | 第27页 |
| ·流动相pH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流动相组成的优化 | 第28-30页 |
| ·工作曲线 | 第30-31页 |
| ·精密度与回收率 | 第31-32页 |
| ·样品分析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卷烟烟气仿生吸收液中的香味成分分析 | 第34-42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 ·仿生吸收实验装置图 | 第35-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 ·烟气的捕集 | 第36页 |
| ·烟气样品的预处理 | 第36-37页 |
| ·样品GC/MS分析条件 | 第3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7-41页 |
| ·中性香味成分定性分析 | 第37-39页 |
| ·碱性香味成分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废次烟叶中绿原酸的提取与分离 | 第42-55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42-43页 |
| ·提取与分离 | 第43页 |
| ·层析与萃取 | 第43页 |
| ·绿原酸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 ·工作曲线 | 第44页 |
| ·绿原酸提取参数的确定 | 第44-46页 |
| ·提取溶剂 | 第44页 |
| ·乙醇浓度 | 第44-45页 |
| ·料液比 | 第45页 |
| ·提取时间和提取液pH值 | 第45-46页 |
| ·大孔吸附树脂条件的确定 | 第46-50页 |
|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 第46-47页 |
| ·树脂吸附曲线 | 第47页 |
| ·上柱液浓度和流速 | 第47-48页 |
| ·洗脱剂及其用量 | 第48-50页 |
| ·聚酰胺树脂纯化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 ·上柱液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0页 |
| ·洗脱液浓度与用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 ·乙酸乙酯萃取的优化 | 第51-53页 |
| ·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 ·萃取次数的确定 | 第52页 |
| ·萃取时间对绿原酸收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产品鉴定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