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刚性及转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 | 第16-20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0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内蒙古地区资源型经济分析 | 第23-33页 |
·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资源及其特征 | 第23页 |
·资源型产业 | 第23-25页 |
·资源型地区 | 第25页 |
·内蒙古资源禀赋状况 | 第25-27页 |
·内蒙古资源储量概况 | 第25-26页 |
·内蒙古资源丰裕度测算 | 第26-27页 |
·内蒙古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及资源型地区的界定 | 第27-33页 |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确定 | 第27-28页 |
·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状况及资源型地区界定 | 第28-33页 |
第3章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刚性研究 | 第33-51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刚性内涵界定与形成机理 | 第33-35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刚性的界定及内涵 | 第33-34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刚性形成机理 | 第34-35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刚性测度指标体系建立 | 第35-38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产业结构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阐述 | 第36-38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刚性测度方法 | 第38-40页 |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刚性强度测评 | 第40-48页 |
·产业结构单一型测评 | 第40-42页 |
·产业结构超重型测评 | 第42-44页 |
·产业结构稳态型测评 | 第44-45页 |
·产业结构低度化测评 | 第45-47页 |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刚性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刚性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第4章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 第51-68页 |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理论 | 第51-53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必然性 | 第51-52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界定及内涵 | 第52页 |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模式 | 第52-53页 |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案例介绍 | 第53-57页 |
·国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案例介绍 | 第53-55页 |
·国内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案例介绍 | 第55-56页 |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总结 | 第56-57页 |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 第57-64页 |
·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原则 | 第57-58页 |
·内蒙古产业转型中接续产业的选择 | 第58-64页 |
·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策 | 第64-68页 |
·积极培育接续产业群 | 第64-65页 |
·发挥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 第65-66页 |
·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转型 | 第66页 |
·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规划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本文结论 | 第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