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咏物诗比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元白咏物诗比较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二、元白咏物诗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三、元白咏物诗比较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元白咏物诗创作背景及动机比较 | 第13-33页 |
第一节 元白咏物诗创作背景比较 | 第13-27页 |
一、相同点 | 第13-21页 |
(一)同跃龙门、志得意满 | 第13-16页 |
(二)仕途受挫、关注创作 | 第16-18页 |
(三)事业巅峰、短暂辉煌 | 第18-19页 |
(四)再度被贬、晚年创作 | 第19-21页 |
二、不同点 | 第21-27页 |
(一)元白一生主导思想的不同 | 第21-22页 |
(二)生活经历造就的个性差异 | 第22-23页 |
(三)仕途受挫后心态的不同 | 第23-25页 |
(四)元白政治思想的不同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元白咏物诗创作动机比较 | 第27-33页 |
一、相同点 | 第27-29页 |
(一)相同的文学理念 | 第27-28页 |
(二)相近的政治主张 | 第28-29页 |
二、不同点 | 第29-33页 |
(一)白诗明确,元诗模糊 | 第29-30页 |
(二)白诗简单,元诗复杂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元白咏物诗题材和内容比较 | 第33-51页 |
第一节 元白咏物诗的题材分类及比较 | 第33-43页 |
一、元白咏物诗都涉及到的题材及比较 | 第34-39页 |
(一)植物类 | 第34-35页 |
(二)动物类 | 第35-37页 |
(三)器物类 | 第37页 |
(四)建筑类 | 第37-38页 |
(五)地理类 | 第38-39页 |
二、白居易咏物诗中新颖的题材——人体类 | 第39-40页 |
三、创新性题材——私家园林的吟咏和比较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元白咏物诗思想内容比较 | 第43-51页 |
一、相同点 | 第43-47页 |
(一)关注现实,寄托遥深 | 第43-44页 |
(二)借物抒怀,以诗言志 | 第44-47页 |
二、不同点 | 第47-51页 |
(一)白诗中有对君主的讽谏,元诗则否 | 第47-48页 |
(二)白诗中有对寒士的关注,元诗则无 | 第48-49页 |
(三)白诗在立意上有创新,元诗则弱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元白咏物诗艺术成就比较 | 第51-67页 |
第一节 元白咏物诗语言特色比较 | 第51-57页 |
一、相同点 | 第51-54页 |
(一)通俗易懂 | 第51-52页 |
(二)意蕴深厚 | 第52-54页 |
二、不同点 | 第54-57页 |
(一)白诗语言富有理趣 | 第54-55页 |
(二)元诗语言更具文采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元白咏物诗修辞手法比较 | 第57-63页 |
一、相同点 | 第57-61页 |
(一)比喻 | 第57-58页 |
(二)描摹 | 第58-59页 |
(三)比拟 | 第59-61页 |
(四)对比 | 第61页 |
二、白居易咏物诗独特的修辞手法 | 第61-63页 |
(一)以部分代整体 | 第61-62页 |
(二)以彼物代此物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白居易咏物诗独特的咏物手法 | 第63-67页 |
一、卒章显志 | 第63-65页 |
二、以组诗咏物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