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脑基础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9-23页
    1.1 攻击行为概述第9-14页
        1.1.1 攻击行为的界定第9页
        1.1.2 攻击行为的测量第9-10页
        1.1.3 影响攻击行为的认知因素第10-11页
        1.1.4 攻击行为的认知理论第11-13页
        1.1.5 攻击的脑基础第13-14页
    1.2 敌意归因偏向概述第14-16页
        1.2.1 敌意归因偏向的界定第14页
        1.2.2 敌意归因偏向的测量第14-15页
        1.2.3 敌意归因偏向的理论第15-16页
        1.2.4 敌意归因偏向的脑基础第16页
    1.3 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第17-21页
        1.4.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7页
        1.4.2 本研究的实验方法第17-20页
        1.4.3 研究路线第20-21页
    1.5 研究意义第21-23页
2 研究一: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行为研究)第23-31页
    2.1 前言第23-24页
    2.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4页
        2.2.1 研究目的第24页
        2.2.2 研究假设第24页
    2.3 研究方法第24-27页
        2.3.1 参与者第24页
        2.3.2 研究设计第24-25页
        2.3.3 研究工具第25-26页
        2.3.4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第26-27页
    2.4 研究结果第27-29页
        2.4.1 操作检查第27-28页
        2.4.2 各变量描述统计第28-29页
        2.4.3 实验组与控制组求职人评价问卷得分、巫毒娃娃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第29页
    2.5 讨论第29-31页
3 研究二:敌意归因偏向的脑基础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第31-39页
    3.1 前言第31页
    3.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31页
        3.2.1 研究目的第31页
        3.2.2 研究假设第31页
    3.3 研究方法第31-34页
        3.3.1 被试第31-32页
        3.3.2 研究工具第32-33页
        3.3.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33-34页
    3.4 数据分析第34页
    3.5 研究结果第34-36页
        3.5.1 行为数据结果第34-35页
        3.5.2 基于基线的敌意归因偏向的脑区激活第35页
        3.5.3 实验组控制组敌意归因偏向的脑区激活差异第35-36页
    3.6 讨论第36-39页
        3.6.1 实验组与控制组条件下个体行为差异第37页
        3.6.2 基于基线的敌意归因偏向脑区激活第37页
        3.6.3 实验组与控制组敌意归因偏向激活脑区差异第37-39页
4 总讨论第39-41页
    4.1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0-41页
5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附录第53-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存加工和死亡加工对记忆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浪漫爱情对个体负性情绪认知的影响--基于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